千两银子。第二把通体红的,为红木古筝,通身由红木制造,琴弦为马尾,九成新,六千七百两银子。第三把为老红木制造,这是最贵的,由于咱们这把只有六成新,咱们只收九千两。你们看看选哪个?”
李诸及滨滨听了老人家的报价,嘴巴张得可以塞一个鸡蛋。滨滨心想,千千两的,还是打折的友情价,这卖乐器的也太好赚了。
李诸看了看古筝,向滨滨问道:“滨滨,你看中哪个?”
滨滨想都没有想,指向最便宜的桐木制造的古筝,笑话,花钱买个只能弹不能赚钱、不能增值的东西回家,如果要买,肯定是买最便宜的。
李诸看后松了口气,点点头,道:“等咱们这个月铺子里的利钱拿上手,咱们省着过,下个月还是可以买这个的。幸好家里有把琴,你也不急。”
滨滨想了想,问道:“爹,要不咱们不买这个了?”
李诸听后直摇头,道:“你两位师傅都说要买这个,怎有不买的理?不行!别说你娘不同意,爹也不会同意的。你忘记你师傅是你外公介绍的,他们俩到你外公那说上一二,他们肯定心疼你,要白送一把。咱们不可以平白无故得人好处,就算是亲人也不行。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帐,更枉论你娘是已嫁女,不给娘家带好处,还竟从娘家拿东西贴补夫家,传出去像什么话!”
滨滨听后想了想,点点头,看来自家爹爹心里是通透的。
老人家在旁边边听边带笑点头,没有说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