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诸一家辰时便吃好早饭,穿戴整齐。张老太太也准时在院子里出现。
邓氏又再次谢过张老太太的帮忙。张老太太笑着道:“其他忙老人家我也帮不上,说到买人,我还是能帮着挑选的。”
李诸让孩子们都谢谢张老太太帮忙,孩子们都乖巧的谢过。张老太太看着李诸家孩子的教养,心里又是一阵感慨。家里的少爷小姐们也没有这样的仪态,张贵也是被李翠花带回娘家后才有些型的,看来,这李家不愧是双秀才人家。张老太太想到这,对李诸一家就更客气了。
邓氏收拾了些细软扶着张老太太坐上牛车,李诸驾着牛车至大伯家接了大伯,便一起上镇上。
李诸一到镇上,便径直去李慕及李权处,让大伯李洪深在慕哥及权哥家略休息,又将张老太太托给李慕照顾,才举家至邓举人家里。
邓举人已经好一阵子未见过邓氏及外孙们,对于李诸一家的到来非常之高兴。李诸简练的将想买人的事说了一遍。
邓夫人想着买个人回家,也可以帮着敏儿做事,一听李诸说起话头,心里就应承了。邓举人听后皱了皱眉,问道:“敏儿,你们家现在还住着那间小房子,你们手里可有余银?”
邓氏笑道:“爹,咱们家卖了些粮食,鸡。这刚内乱完,价格卖高了些。这半年我都在做绣品,也卖了些银子,我们家现在手里的有点余钱。咱们家壮劳力少,诸心疼我,我不让下地帮忙。秋收及耕种咱们家自分家后,都是请人的。想着家里还有些牲畜需要打理,秋收、耕种请人也是一笔花费,就想买下一两人,长期以往省些银子。”
邓举人听后笑着点点头,问:“你大哥带过去的树苗可合用?”邓氏应道:“是及为合适的。”
邓举人看着自家闺女红润的脸色及含笑的眉眼,终于放下心里的石头。自家闺女家的日子一直是邓举人的梗。
邓举人对李诸说:“好,竟然你们都觉得行,咱们就去一趟东南门。我帮你看看眼,最后还是由你们自己决定。”李诸及邓氏听后极为高兴。
邓氏给自己娘家人介绍了邓炽,说这是远房亲戚,她刚好在路上撞到,看孩子小,可怜,便带上了,以后都与自家人同吃同住。
邓举人以为这是邓氏在路上捡到的小孩子,让其作李海哥仨的小厮的,看起身段不错,又省下买身的钱,笑着帮着将她谎话里的漏洞都圆了。
李诸邓氏以为岳父(爹爹)默许了,也笑着一起说邓炽的事,三两下,一起将邓炽的过往定了下来。李诸及邓氏都放下了一块心头石。
闲聊了一会儿,考虑到李诸一家今天下午还要赶回村里,没啥时间,在邓夫人的提醒下,俩家人都免了些礼俗,浩浩荡荡的出邓举人的家门向东南门赶。
一出门口,刚好邓材轩驾着马车回来。
邓氏与自家大哥见过礼后,将自家想买帮工的事说与邓材轩。
邓材轩听后便让李诸将马车驾回李慕家,他驾马车送大家过去。
李诸应下,便先行离开,等邓氏及孩子们在邓举人这叙叙。
邓举人刚好考较李海哥仨看书的情况。邓氏将刚刚与邓举人定下的,关于邓炽的事与邓材轩说了一遍,邓材轩点了点头,便考较邓炽读书情况。
令邓材轩惊讶的是,邓炽只四岁,但已可以流利的背两本书了。他第一反应是,又一个天才!
邓材轩考较邓炽时,与邓举人在同一个厅堂,邓举人听着邓炽背书,说:“不错,比学院里的那群人好不少,但是拍马也赶不上我的外孙。”说完还骄傲的抬了抬头。
邓材轩在厅堂考较邓炽,就是存了个要看邓举人考较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