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一路上旗招展,镗鼓齐鸣,喊声大作。
黄家子兄弟,过了孟津,渡了黄河行至渑池县。县中镇守主将张奎。赵旭知张奎利害,不敢穿城而走,从城外过了渑池,迳往临潼关来。
家将徐徐行至白莺林,只听得后面喊声大作,滚滚尘起。赵旭回头一看,却是闻太师的旗号,随后赶来,赵旭抚鞍叹道:“闻太师兵来,如何抵敌?吾等束手待毙而已。”
赵旭见三子天祥年方七岁,赵旭暗暗嗟叹:“此子幼稚无知,你得何罪?也逢此难?”
家将来报:“启千岁!左边有一枝人马到来。”
赵旭看时,乃青龙关张桂方人马。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从右边杀来。”
又见正中间临潼关总兵官张凤兵来。赵旭见四面人马俱来,思想不能逃脱,长吁一声,气冲霄汉。
青峰山紫阳洞清处道德真君,因神仙犯了杀戒。玉虚正讲,待子牙封过神,方上昆仑,因此闲游五岳。
一日往临潼关过,被武成王怒气,冲开真人足下祥光;真人拨开云彩,往下一观,原来是武成王有难。贫道不得护救,谁来救济?
真人命黄巾力士:“将吾混元遮下,把黄家父子移到仪净山中去,待贫道退了朝歌人马,打发他出关。”
黄巾力士领法旨,用混元一罩,将黄家父子尽移往深山去了,踪迹全无。
闻太师大兵赶至中途,前哨报:“青龙关总兵官张桂芳听令。”
太师传将:“令来。”
桂芳行至军前,欠身躬候。太师问道:“黄飞虎反出朝歌,必由此关隘,你可曾见否?”
桂芳答道:“末将不曾见。”
太师道:“速回,谨防关隘,不得迟误!”
桂芳得令去讫。又报:“佳梦关魔家四将听令。”
太师命:“令来。”
四天王步至军前口称:“太师!末将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太师道:“黄飞虎曾往佳梦关来否?”
四将答道:“不曾见。”
太师传令:“速回佳梦关守御,协同捉贼。”四将得回去讫。
又报:“临潼关守将张凤听令。”
太师传命:“令来。”
至骑前行礼,太师道:“老将军!叛贼黄飞虎可曾往关上来否?”
张凤欠身答道:“不曾见。”
闻太师令:“回兵用心防守。”张凤得令去讫。
太师坐在骑上暗思:“俱道飞虎既出西门,过孟津,为何不见三处人马撞来,俱言不曾见?异哉异哉。也罢,待吾将入骑扎住在此,看他往那里去?”
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看闻太师驻兵不动。真君道:“若不把闻仲兵退回去,黄飞虎怎麽出得五关?”
真人随将葫芦盖去了,倒出神砂一捏,望东南上一,洗去先天一气,炉中炼就玄功。少时间闻太师军政官来报:“启太师!武成王领家将,倒杀往朝歌去了。”
太师闻报,传令:“回兵。”
慌忙赶杀,连奔渑池。一路上果见前边一个人簇拥飞走,太师催动叁军,赶过了孟津。
真君在云里,命黄巾力士,把混元移到大道,黄家父子见弟,在马上如醉方醒,如梦方觉,个个马上揉眉擦眼。定睛看时,四路人马去得影迹无踪,黄明叹道:“吉人自有天相。”
赵旭忙问:“众弟兄!方人马俱不知往那里去了?乘此时速行,过临潼关方好。众将听令,速策马前行。“
来至临潼关见一枝人马扎住团营,阻住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