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知道,左佥都御史是从三品,左副都御使是正三品,佥都御史一般来说是外出巡抚的挂衔,从这一点来说,其实也能看出浙党的衰败,偌大一个浙党,作为后继力量着力培养的人物,竟然被正三品这个坎儿卡了这么多年。
虽然和佥都御史只有一字之差,官品也只差了一小阶,但是副都御使,可是正正经经的都察院佐贰官,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都察院只有万世德这么一个掌印官的时候。
郭惟贤这个左副都御使,完全能够成为都察院的实权人物,也就是说,天子的这个任命,其背后的意义,仅仅比刚刚隐喻叶向高入阁的意义弱那么一点点。
左副都御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能够够得上朝廷大佬的级别,能够和一些弱势点的六部尚书比肩。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
郭惟贤在浙党当中的身份,人人都心知肚明,如果不是他风头正劲之时遭遇父丧,不得不归乡守孝三年,有浙党在背后撑腰,他如今至少应该是六部掌印官之一。
而当今对于浙党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甚至隐约有打压的迹象,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帝党和浙党的斗争当中,但凡帝党落了下风,天子就会出来拉偏架,但是浙党吃了亏,天子却是置若罔闻。
如果说把郭惟贤选入同考官,是给朱赓和沈鲤面子的话,那么升任他为左副都御使,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除此之外,剩下的三个同考官,户部侍郎吴道南,南京吏部侍郎史继偕,礼部郎中刘一璟,这三人当中,刘一璟是詹事府出身,只不过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不过一个礼部郎中,严格来说,是不能列入同考官的人选的。
但是事有特殊,刘一璟和韩爌是同科进士,自从韩爌赶赴地方之后,他就是顶替成了帝党当中新兴势力的领头羊,不过他能力和才气都不如韩爌,只能唯李叶方几位大佬是从,天子这一次提他进来,想来也是要扶持一下,虽然有些违规据,但是可以理解。
而重点在剩下的两位,吴道南和史继偕,这两人和郭惟贤是同科进士,而且是那一科的佼佼者。
彼时正是浙党如日中天之时,自然也是精英尽入其中,也就是说,郭惟贤,吴道南,史继偕,加上朱赓和沈鲤,这次的恩科当中,浙党竟然有近半的同考官人选?而反过来,作为天子的亲信的帝党,却仅仅占据了四个名额……
天子莫不成是疯了吧?
虽然这么想有大不敬的嫌疑,但是一时之间,众臣的心底还是忍不住冒出了这个念头……
“陛下英明,有几位大人通力合作,此次恩科,定能为国抡才,不负社稷期许!”
反应的最快的是朱阁老。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放着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在面前,再不扑上去,他就是傻子!
要知道,同考官可不仅仅代表着同考官,有了这层资历,代表着有更进一步的机会,吴道南和史继偕虽然只是浙党的第二梯队,但是他们只要能够上位,同样对浙党有大大的好处。
可以说,只要有了这次的资历,朱赓有把握,一定能够从他们三个当中,运作出一个六部掌印官,大不了他提前致仕给叶向高腾位置便是,他就不信天子能绝情到这般地步。
而有一个六部掌印官撑着,即便他离开了内阁,也能够保证浙党在朝中的地位。
好吧!
虽然天子的这份口谕当中,对叶向高的任命有些突然,对郭惟贤的擢升有些突然,对刘一璟的提拔有些勉强,虽然……
但是面对着如此狂热的朱阁老,一干老大人生怕自己说出一个不字,就会被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