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而且那些目击者的描述竟惊人地相似。”
二次探索
1932年,安德思再一次把这个资料加入《对中亚的新征服TheNewConquestofCentralAsia》一书里,补充道“据蒙古人说这种生物只栖息于戈壁西部最干旱荒凉的土壤里。”
让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如果这种怪物是石龙子,可石龙子虽然喜欢生活在沙子里,但它们不能分泌毒液。事实上,人们只知道两种有毒蜥蜴———毒蜥和墨西哥须蜥,而且人们从未在亚洲发现这两种蜥蜴的踪影。如果不是蜥蜴,那么它可能是一种未知的蛇类。一些动物学家(研究神秘动物踪迹的专家)表示,蒙古“死亡之虫”符合人们对致命毒蛇的描述。(题外长虫是一种北方地方话,就是蛇的意思。唐山、保定、石家庄及HN这一带多有,京津、SD附近也有,属古语。农村里多有保留。)
致命毒蛇是一种产自澳大利亚的有剧毒的蛇。致命毒蛇与眼镜蛇关系紧密,而几种眼镜蛇在自卫时会喷射毒液。但是,这种毒液只有在接触到眼睛时才有危险,另外它肯定不具任何腐蚀特性。眼镜蛇更不可能释放电流。鳗鱼和其它几种鱼虽然可以放电,但它们不可能生活在陆地上,而对于所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来说,它们又完全不具备这种技能。
迄今为止,对于蒙古“死亡之虫”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科学界意见不一,所以,这将是英国探险小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死亡之虫”真的存在,探险小组才谈得上研究它是否真的如当地人所说的那样奇异、致命。
但这个经验丰富的探险小组提醒人们,不要对他们的这次蒙古之行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从过去那些试图解开世界各地自然之谜的科学家们的经历足以证明,越是让人觉着神秘,流传越久远的“怪物”,要给它们验明正身的难度越大。可是,不管这次探险是否会有所突破,他们今后都将继续关注“死亡之虫”,仍会寻找时机,向揭开谜底的目标迈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