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太子 > 第十六章 国税

第十六章 国税(2 / 3)

”罗爱卿细细道来,究竟先帝税赋体制,有何不妥,让大家都听听。“

罗应儒见朱慈烺并无不悦,心中赞一声太子小爷果然是大度宽宏的仁君,他坐在软凳上回道

”太子爷,我大明税赋体制,民间有言‘穷人纳粮,富人纳凉’。穷苦百姓该交之税,赋,租,役等,一文都不能少,而官绅豪右却一文都不会多。我大明税赋本来极低,田赋三十税一,至万历爷爷以来,开征辽饷,每亩九厘,至先帝四年,辽东局势紧张,又每亩加增三厘,每亩即为一分二厘。全国共派六百六十七万余两。十年至,又加增剿饷,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七成出于田赋。十二年,朝廷再加增练饷,每年派银多达七百三十万两。这三饷多达二千余万两,已是朝廷正税数倍。再加上上行下效,层层加收,小民得谷一石,朝廷就要征八斗。所以稍有天灾,即流民失所,抛荒田地,沦为盗贼。朝廷越征三饷,流匪越多,流匪越多,就更需要征饷。如此循环,国家怎能不越来越难以支撑。“

方岳贡久在内阁,自然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他不由轻声问道

”国家府库空虚,无粮无钱自然难以剿匪御敌,不知罗大人有什么好办法。“

”那自然是有。万历爷爷时,首辅张居正清丈全国土地,全国得地,共计十一亿亩,每年产量,当有十四亿石之多。而我大明田租定额不过二千六百余万石。可为何朝廷为了数百万两银子还要左支右绌,四下哀求?那就是因为官绅托庇,有功名者,减免租税,不必徭役。朝廷大部分的田地都在豪强富绅之手,江南江北,挂千倾万倾牌的不再少数,可朝廷,一个子都不要想从他们手上拿到,只能全将租税转嫁于升斗小民。臣请太子考虑‘摊丁入亩,一体纳粮’,则国家危机可解,亿兆黎民可安。“

众位大人听完罗应儒慷慨陈词,思索想着那‘摊丁入亩,一体纳粮’八个字。想着,这不就是要重新再启用”一条鞭“么。只是想向天下士绅要着钱粮,可不是要破了他们几千年来的颜面,怕是难比登天。

李遇知正想说话,就见朱慈烺含笑说道

”罗大人果然一心为国为民,颇有见地。耕地纳粮,当差服役本来就是天经地义。如今国家危亡,更是应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官绅世家都是读书明理之人,更应该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怎能不为国尽忠。孤决意成立大明税务总局,总办天下一切税,租,赋,庸及杂役增收加派的事物。就由罗大人暂任这局正。先思索下具体实施步骤,写下条陈制度,待得孤登基后,便可实施。“

方李二位大人见太子如此坚决支持罗应儒的提议,便也不开言反对,其余众人对此也不甚了解,也不说话。只李遇知小心开口道

”下臣请教太子爷,我朝有阁部院寺及各司仓库使,太子爷如今命成的局究竟是何意义,前日太子爷任了杨大人为警卫局局正,按锦衣卫都指挥使,正三品秩,今日命罗大人做了税务总局局正,不知这又是如何安排?“他本是吏部尚书,对太子层出不穷的新机构还不太适应。

朱慈烺也是不由一愣,自己不自觉的说出了前世的机构,却忽略了现下的情况。他略一思索,扬声到

”局者,口易错,故以尺法度相拘束。今后我立朝务机构衙门,必得以法度规矩行事。至于这总局局正,扔暂按正三品职,待得大事既定,孤再与李大人并众爱卿探讨这部阁设置。“

”太子真知灼见,臣下佩服不已。“李遇知得了解释,心想太子竟然要改革六部,真是好大手段。

罗应儒在下侧,忙不迭的谢恩,他今天大胆直刺先帝之非,却得了太子如此信赖,心存感激之下不觉欢欣鼓舞,却耳听得朱慈烺对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状元郎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