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崇祯有家店 > 第三十八章 文震孟

第三十八章 文震孟(2 / 3)

至于说文征明,崇祯皇帝也是在熟悉不过了,顶顶大明的四大才子。

后世的改编太多了,历史上的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震孟,虽然说不如他的爷爷和祖先,但是在有明一朝也是非常有名的。

最著名的自然就是文震孟吓杀老熊,这个老熊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熊廷弼。

文震孟最著名的事情就是他的科举之路,绝对是励志典范,大器晚成的代表。文震孟年纪轻轻,便以文才、品行闻名海内,像大多数文人学士一样,文震孟也踏上了科举入仕之路,大约二十岁时,即万历二十二年,文震孟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但在来年的会试中,文震孟却落第了,这对少年时便负盛名的文震孟的打击是巨大的。但他并不气馁,他一次又一次地去BJ赶考,到万历四十七年,他已九次涉足礼部贡院考场,但都榜上无名。他的外甥姚希孟,年仅十个月便成了孤儿,与他一同拜师受业,名相伯仲。

姚希孟也在万历四十七年考中会试,殿试名列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虽然名次偏低,但毕竟成为一名进士了。而文震孟连会试都未中,天启二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

三场考场下来,文震孟榜上有名,十进礼部贡院考场,历时二十七年,文震益终于成了一名贡士。三月十五日,新科贡士参加殿试。殿试概不黜落,仅确定名次先后。文震孟一举夺魁,成为明代第八十二位状元。

要知道文震孟考上状元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岁了,绝对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代表。

文震孟文人极为正直,颇有祖上风骨,绝对是文死谏的人,与唐代名臣魏征颇为相像。只不过文震孟没能遇上自己的唐太宗,参劾魏忠贤被罢官,参劾王永光,全都是罢官收场。

原本年级就不小了,官路自然不会顺畅,不过此时的崇祯皇帝却仿佛发现了一个人才,眼露亮光。

都查院的都御史一职,崇祯皇帝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现在算是有了。原本崇祯皇帝是准备等着史可法的,可是史可法要等到明年的科举才会中举,太年轻,崇祯皇帝也怕他压不住场子。

现在崇祯皇帝不怕了,上面有文震孟,下面有史可法,都查院自己就能放心了。

作为一个纪委监察组织,用人上崇祯皇帝自然考量,能不能办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刚正不阿,要有原则,要不怕得罪人,要不畏权贵,显然文震孟和史可法都符合。

文震孟一时没弄明白,怎么这年轻人看自己的目光怪怪的?让人很是有些不解。

看向王在晋,见王在晋介绍完了自己,似乎没有介绍这年轻人的意思,显然是不准备说出对方的身份了。文震孟为人原则性极强,但是不代表他傻,王在晋不说,显然是对方身份特殊。

所幸也就不问,直接坐在了椅子上,只不过在心里留了意。眼神中明灭不定,难道自己的事情要落到这两个人的身上?现在王在晋和自己一样,没有官职,这件事情想管怕也是有心无力。

更何况在文震孟看来,王在晋虽然是前辈,也很有才学,但是这件事情交到他的身上,他未必肯出头。

再看崇祯皇帝,文震孟觉得这件事情怕是要落在这位少年人的身上,自己该怎么提起这个由头呢?

最新小说: 李世民穿越扶苏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远山破阵曲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大宋文豪 神话版隋唐 战地牧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