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崇祯有家店 > 第二十五章 吏部尚书人选

第二十五章 吏部尚书人选(2 / 3)

然看出了天启皇帝的犹豫,似乎对李标是赵南星的弟子有顾忌。孙承宗也理解,朝堂上党派纷争严重,作为东林党魁之一赵南星的弟子,李标很可能继承了自己老师的作风。

要知道赵南星对朝堂上的打击和清洗,孙承宗也是知道的。

反正自己暂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崇祯皇帝就准备用李标试一试,不行的话在换人。崇祯皇帝考核人的标准和简单,那就是他对自己的改革是否有用,是否支持。

至于为官是否清廉,现在还那个精力顾及,只要他能够把事情做好,这就足够了。只有将改革最好,税制从新厘定,国家的状况好一点,才有精力腾出手来收拾贪官。

“谢皇上信任!”孙承宗躬身行礼,他对李标还是有信心的。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于韩爌,崇祯皇帝也听过,他开始的时候还能坚持和齐浙楚党共处,包括其中的方从哲这样浙党党魁,朝中局势也相对平稳。

那个时候,内阁既有东林党,也有齐浙楚党,朝中的局势还算平稳,可是制衡做的很好。

赵南星仗着有泰昌皇帝的宠信,对齐浙楚党展开的大规模清查,成为了党争加重的导火索。导致了两党的全面对立,到了魏忠贤大肆清洗东林党,使两党的斗争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

以前虽然也有党争,但是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大家不会以国家大事开玩笑。

关键是党争不见血,最后就是罢官,最后都留一线,魏忠贤上台之后,对东林党的清洗是血淋淋的,从熊廷弼的死,到后来的东林六君子,造成了两党无法合作的现实。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对孙承宗说道:“爱卿,辽东督师人选,爱卿可有合适的人?袁崇焕如何?”

问到袁崇焕,显然就是崇祯皇帝给孙承宗挖的一个坑,想要看看孙承宗的想法和做法。

崇祯皇帝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希望辽东维稳,自己腾出手来处理内政问题。

这个时候启用袁崇焕,显然是和这个大战略相背驰的,袁崇焕一项主张扩军备战,每年向朝廷要的粮饷都是一大笔,如果这个时候孙承宗还说用袁崇焕,崇祯皇帝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

孙承宗怎么可能看不出崇祯皇帝问话的意思,他也能明白崇祯皇帝的想法。

崇祯皇帝就是要看一看,在皇上的想法和你不同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毕竟崇祯皇帝给孙承宗讲了一番道理,辽东维稳是大战略不可动摇,孙承宗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如果是以稳守为主,元素并不合适,他主张练兵收复辽土。”

崇祯皇帝之所以选择维稳辽东,那就是因为他相信后金打不进来,根本不可能攻破山海关。

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便统一了蒙古,降服了朝鲜,后金能绕到攻击BJ却攻不破山海关,无法长驱直入。在冷兵器的年代,想要攻破山海关这样的关隘,根本不现实。

“心不明,则眼不亮,让元素去做他本心不愿意做的事情,自然心蒙尘,心蒙尘,必然会影响到他的抉择。”孙承宗想了想,继续说道:“况且元素之长不在于守城,他不合适督师辽东。”

对于孙承宗的说法,崇祯皇帝还是满意的,袁崇焕还有一点,那就是喜欢大权独揽,不听别人的意见。

袁崇焕在辽东的任上,不是经抚不和,就是将帅不和,与满桂的不和已经公开化了,经略王之臣奏书请求留住满桂,袁崇焕又因此与王之臣闹不和。

朝廷担心这两个人闹矛盾会影响大事,于是将两人分开,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守关外。关内关外不能协同,能打好才怪了!最后崇祯皇

最新小说: 远山破阵曲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战地牧师日记 大宋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