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武侠修真 > 小李飞刀之明月天涯 > 第一章 大善之家

第一章 大善之家(2 / 3)

万民不动时,卑微如草。万民动时,便是天,也能掀得翻。

沈老爷熟读经史,自然明白,历朝历代,万民动时,最先倒霉的是哪些人。沈家,绝对不能成为那些人之中的一个。

所以,沈老爷行善。

沈老爷在沈家先祖传下来的家规之中增加的一条铁律是,日行一善。

沈家,每日至少必行一善。

从沈老爷将这条铁律写进沈家家规至今,已有近二十个年头。这近二十个年头里,沈家做的善事,没有十万件,至少也有八万件。

毫不夸张地说,京师九门屯这一片的所有老百姓,没有哪一家是没有受过沈家所行的善的。京师九门屯这一块地方,路之所以更平,桥之所以更稳,水之所以更清,树之所以更密,是因为其中至少有一大半儿的钱,是沈家出的。

而且,沈老爷行善,也有一些原则。沈老爷行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在大灾之年施施粥,更不是随随便便地朝那些穷苦人家家里扔上一包银子。

沈老爷行善,第一个原则是,不能让受善之人感到难堪。

扔一包银子固然省事,但极容易伤到受善之人的自尊心。若是伤了受善之人的自尊心,在沈老爷看来,行善,尤恶于行恶。

所以,沈老爷行善很有讲究。

比方说,沈老爷的一个善举便是,在九门屯最有名的回春堂之中,每天会有十个到此就诊的病人的诊金和药费会自动记到沈家的账上。

富贵人家,即使家中有人生病,也极少有让病人带着病体前来回春堂的。所以,沈老爷的这一项善举,受惠的基本都是贫苦人家。

只这一项,沈家不仅解了许多身患疾病的老百姓的急难,又免去了面对面施恩于人的尴尬。

再比方说,九门屯的那条河上要修建一座新桥了。沈老爷除了捐献银子,还主动担下了为力工们管饭的事儿。

沈家每餐给力工们送去的饭菜,不仅油水多,味道好,而且分量足。足到那些力工们即使放开了肚皮吃也不可能吃得完。足到每一个力工在吃得打着饱嗝儿之余,还能本着粒粒皆辛苦的原则,让自家的娃来拿一些回家去。

沈老爷行善的另一个原则是,该沈家行的善,沈家行。不该沈家行的善,沈家绝对不行。

善无大小,善自然也无该行不可该行之分。但沈老爷坚持,有些善,沈家不能行。或者说,有些善,沈家不能自己行,也不能行得太大。

比方说,前年闹白灾时,即使是京师之地,也是饿殍遍地。

京师之中,但凡是有些恻隐之心的富贵之家,几乎都搭起了粥棚,施粥救民。

沈家也搭了。沈家不仅搭了粥棚,还搭了一些供灾民避寒的棚子。

顺天府自然也搭了。而且,在所有施粥的粥棚之中,顺天府的粥棚无疑是最多的,也是最大的。顺天府施的粥之中,米也是最多的。

一场白灾下来,顺天府尹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诘难,反而因为救灾有力,大受朝廷的褒奖。

顺天府不仅受到了朝廷的褒奖,大灾之中,不知道有多少灾民一边喝着热热乎乎、粘粘稠稠的白粥,一边求神拜佛地让满天神佛都保佑顺天府尹这个青天大老爷。

只有顺天府尹才知道,白灾来临之前,顺天府的府库之中,早已没有了多少存粮。也只有顺天府尹知道,在白灾来临之前,沈老爷曾亲自进了他的书房,将一大沓善款亲手捐献给了他。

沈老爷如此乐善好施,九门屯这一片儿的老百姓自然都记住了沈老爷的好。沈家偶尔需要办个什么事,这一片儿的老百姓都会主动上门,前来

最新小说: 诛仙:我诛仙剑主,剑开天门 问剑华山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 诛仙:大地皇者,轩辕镇世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诛仙:晚年躺平系统,剑开天门 诛仙:我以魔血染青云! 统御龙庭 混在大巫中的人族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