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彻夜守在太子的寝宫之外,以防太子夜里忽然有事要召唤。守在太子寝宫之外的他,已经不止一次两次地听到太子在半夜惊醒了。
每当这个时候,晏如海就恨得牙直发痒。他恨那些在皇家的天下之中搅风搅雨的江湖中人。他更恨那些做下了那些个惊天血案的胆大妄为之徒。若不是这些个江湖中人,太子殿下何至于如此焦虑?若不是这些个胆大妄为之徒,太子殿下何至于不能安寝?
所以,当太子紧急地交代了几句,命他立即启程前去追赶祝拂柳和杜文武时,晏如海的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或不满。
收到阿飞现身的消息之后,晏如海甚至比祝拂柳和杜文武还要着急。晏如海知道,阿飞定是为了飞刀血案而来。而阿飞主动现身与诸无计相见,一定是因为阿飞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有了眉目就好办。有了眉目,就能够早日将那些胆大妄为之徒一网打尽,还皇家一个朗朗乾坤,还太子一个安安稳稳。
方才,得知阿飞已经带着独孤飞云离开了,晏如海的心中,愈发着急了。似晏如海这样的人精,早已猜到了最大的可能性。
莫说是太子和公主殿下有严令,要将阿飞和独孤飞云完好无损地带回京师,便是没有这样的严令,晏如海也不能让这两个人打起来。
这两个人一旦打起来,独孤飞云若是死了,晏如海心中的那个最大的可能性便又断了线索了。至于阿飞若是死了,这个结果可能会带来的后果,晏如海连想都不敢想。
必须尽快赶到青草海!必须阻止这两个人打起来!
晏如海两条裤腿的内侧已经完全湿透了。浸湿那里的,不仅只是汗水。更多的,是晏如海双腿内侧磨出的血。
但晏如海恍若未觉,只是紧咬牙关,拼命地打马狂奔。
晏如海急,杜文武更急。
杜文武急,不只是因为他领了军令,前来协助祝拂柳和六扇门办案。
杜文武急,是因为他刚刚参加了朝廷发动的剿灭江湖宗门之战。就在不久前,杜文武曾两度亲率禁军,将京师之中两个不小的帮派连根拔起。那两战之中砍下的人头,将许多禁军手中的钢刀都砍损了。
杜文武急,是因为他这些日子看到了自家大哥的变化。自家大哥在这短短的十数日之间,就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杜文武知道,杜家能有今天,除了祖上积攒下来的祖萌,更有大哥这些年来对皇家的耿耿忠心和兢兢业业。大哥若是倒了,杜家也就倒了。大哥做了十五年的当朝首辅和太子之师,杜家若是在这个时候倒了,一定会被大哥和杜家的那些政敌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所以,大哥不能倒。
只要大哥不倒,杜家便能不倒。想要大哥不倒,太子和公主交代的事便不能不办好。想要办好太子和公主交代的事,便不能让阿飞和独孤飞云打起来。
杜文武已经命随行的禁军鸣响了三眼炮。这是在通知那一队被调往青草海的西南驻军,只要不跑死,他们便不能停。
晏如海和杜文武急,祝拂柳却比他们两个加起来还要急。
任何时候,天下发生了刑案,六扇门都是责无旁贷。
身为六扇门捕字组的大捕头,祝拂柳比谁都清楚,作为小李探花的兄弟,阿飞在飞刀血案频发之后现身江湖意味着什么。若是不能将阿飞带回京师,江湖之上,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
祝拂柳也清楚,阿飞找上独孤飞云是为了什么。祝拂柳不敢想象,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居然能够驱动独孤飞云这样的人物。这个人,必须挖出来。必须通过独孤飞云,将这个人挖出来。
独孤飞云不能死。必须将独孤飞云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