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无计不敢对自己用刑。只要诸无计敢用刑,小侯爷自然有办法为自己脱罪。
只是,诸无计摆在小侯爷面前的,不仅仅是其他人的证词。他摆在小侯爷面前的,是小侯爷这些年来“偶尔”犯下的所有的事。桩桩,件件,事事,实实,都清清楚楚。只要是稍微有些头脑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事绝非无中生有。
诸无计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说,要么,小侯爷老实交代杀人之事。要么,这些东西会摆在京中左都御使的案头。
小侯爷招认了。
他不是个笨人。他若是笨,就不会一直谨守底限了。他知道这些东西落到左都御史手中的后果。
小侯爷却不明白,他自己其实也不是聪明人。他若真是个聪明人,又怎么会一直去试探诸无计的底限?又怎么会一直拿国法做儿戏?当今天下无事,若是小侯爷真地是个聪明人,不说建功立业,只要他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守住祖业,又怎么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
诸无计没有再为难小侯爷。他已经做完了他要做的事。他已经辨明了,小侯爷是有罪之人。至于其他的事,至于小侯爷是不是会去菜市口走上一遭,又或者是大摇大摆地走出六扇门,那不是诸无计要考虑的。
诸无计见了福生。听完福生匆匆忙忙的述说,诸无计在心底长长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