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送来了?”李煜晃着头没什么映像,昨天处理那些高句丽官员,对其他事压根没上心,忙过头了!
李煜将信件扫视了一遍,果然,各大商行发来信说他们以经无人可派,至少四五个月内不会再有人马派往辽东。
放下信件李煜才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有些太乐观了啊!现在兵员补充将在近半年内得不到一兵一卒。
“各大商行还在来的路上人马有多少。”
“臣汇总了下各商行在路上的人马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人,预计在五月份全部到达安市。”韦承庆给出了个确切数字。
“一万?可补充的兵员是一万五千多人,再拖一个月兵力也才四万二千多人。若是以这四万多兵马进攻叛军倒也足以,可吾还得守后方攻取的城池!”
李煜喃喃道,心中略做了个比较。历史上大唐再平高句丽是任命高侃与李谨行领四万番兵费时四年才将其平定。
拖到五月平高句丽兵力是足够,可自己现在所面对的局势与历史上高侃和李谨行所面对的不一样。
他们二人只需率军在前方作战即可,后方有大唐派遣官员押送粮草,且李治为了抚慰高句丽人,竟将安东地区的汉官全部撤消调回来换取高句丽人的安心。这才有高侃和李谨行毫无后顾之忧的在前线征讨叛军。
问题是李煜会这么做吗?这么做的代价是,安东地区他这个都护府都护只能羁縻地方却不能直接统治地方,那费尽心血来辽东还有何意义呢?
“下去吧!”
“若。”
韦承庆的离开,留下的是李煜为兵力发愁的烦恼。
朝廷征派的援军想必以经在路上,不过要等朝廷大军到辽东起码最快得等到七月。还有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不是让安舜有足够的时间整顿所有高句丽叛军吗?
且朝廷派来的大军即使归自己指挥,但那也不是自己的嫡系部队。其兵马按历史上来看也在四万上下,和自己所掌兵马一样多了,会不会对自己掌控安东够成影响都是个问题。
好烦!李煜抱着头抬起来就见到馨儿端着泡好的茶水放在眼前。
“郞君还在为兵力不足的事烦恼?”
“是啊,商行的护卫大部分以经被吾给抽掉到辽东了,他们以经没人马可调,这兵员补充问题就不好解决了。”
“郞君不是命北方各商行招募灾民吗?”
“灾民最快的一批这会还在黄河上漂着呢,等灾民到辽东也不可能在他们刚下船就拉去当兵打仗。这要是传回大唐,我们是在诓骗灾民到辽东当兵,那往后还怎么招募灾民开发辽东?”李煜挺无奈的回道。
“灾民即没到暂时也用不上......”馨儿皱着眉头想着,辽东、辽东,早为燕国所开之地,秦汉辽东郡。馨儿灵光一闪惊喜道:“郞君,我们可以就地招兵啊!”
“就地招兵?可这是原高句丽土地,生活着很多高句丽人,他们对我大唐恨还来不及,招他们当兵,这不是自找麻烦吗?”李煜摇摇头否决掉了。
“郞君你不是熟读史书吗?怎么把辽东历史给忘了?”馨儿注视着李煜提醒道。
“现我们占据的辽东地区可是秦汉时的辽东郡,当地世代居住的大多可是汉人,被高句丽人所据不过三百多年。像辽南地区居住的百姓仍大多是汉家儿郞,此番叛乱并无人响应高句丽人。辽东以西地区汉人虽以不多,但当地的高句丽富贵之家几乎全被移到大唐内地分散安置了,等于当地高句丽人也没高句丽时期那般的影响力。当地汉人据奴家来的这段时间调察,也没什么人响应高句丽人。可见辽东汉人对高句丽人并无认可忠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