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南北大唐帝国 > 第223章 永昌蛮叛

第223章 永昌蛮叛(2 / 2)

这也是历代绝大多数帝王面对边疆蛮民叛乱,通常采取的办法,撤行政建治。

不然,君不见大唐北方汉地的边境比起汉唐来,向南大幅萎缩,曾经幅员辽阔的辽西、右北平郡,两汉时期的县治竟丢了大半。曾经的辽西郡改治营州,偌大的辽西走廊仅剩一座孤零零的州治柳城县所在,城中居民,汉民仅有千户,余皆各胡。

张文灌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其他宰相的认同,张大安就指出,朝廷诺不及时出兵平叛,西南诸蛮定认为大唐外强中干,往后定相继叛变做乱,不可不查。

诸臣的谏言李治听在耳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该如何抉择李治一时有些犯难,不由眉头深锁思考其中利弊。

张文灌与张大安两派就是否出兵平叛争执不下,李煜端坐的腿都有些发麻了。腹诽张文灌也真是的,成天把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挂在嘴边,不应兴边事,边关主守的国防方针。

宋、明皆是以防守为国防政策,可他们的结局呢?疆土一日日变小,最终亡了国,还亡了天下。

哎,哪怕是朝气蓬勃的唐代,文人并非宋明的文弱书生,但在边防上缺乏战略意识,几乎是不习兵法、不通武事的文人通病。

李煜想起十多年后大名顶顶,现在还只是并州都督府法曹的狄仁杰,为了减轻财政负担,竟不惜上书娘亲废掉安西四镇和安东都护府,这种没有战略意识的建议竟还得到朝野众多有识之士的支持。

永昌蛮叛在历史上只是一件小事,李煜非唐朝历史学家,也不知今年发生了此事,对于李治是否派兵平叛更是无从知晓。

李煜撇了一眼坐于上位的大父,大父虽在史书上给后人留下了软弱平庸的印象,实际上大父才德虽不如先皇雄才大略,但也是守成开拓之君,远非史书所载的软弱平庸。只是因夹在千古一帝唐太宗与千古唯一的女皇帝之间,他的光芒被盖住遭后人忽视而以。

比如军权从不让娘亲染指,军中大将升迁调任,兵马调动皆决于大父,朝中宰相,除了一个快死的许敬宗外,竟无一人是娘亲的亲信。

李煜因此给大父评了个“外柔内刚!”

最新小说: 神话版三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