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的尝尝味儿、解解馋,这会儿也已经有了。
那三个人人手一只小竹篮子,直奔草莓棚子,说说笑笑、寻寻觅觅,体会一把采摘收获的喜悦。
等夜幕四合,男人带着孩子们才回来。
徐襄一进门,张守信就迎了上去报喜:“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又有喜了!”
不等徐襄说话,越哥儿在旁边先关切地问出了声:“大姐可还好?有没有特别不适?”
徐襄看了越哥儿一眼,眼底一片欣慰,这小子不错,知道关心姐姐,夏娘没白疼她。
张守信毕竟是外管家,知道自家夫人有孕也就够了,具体到是否不适的细节哪里知道……即便知道,当着外男的面儿也不好大喇喇拿出来说吧。
“这个……小的真不……”张守信磕磕巴巴地回话,让越哥儿也后知后觉地察觉到了自己的冒失。
那边徐襄淡淡地瞥了越哥儿一眼,心里道,这小子还得历练!一边抬脚往里就走。
张守信这里没法问,不如自己问去……不但能够问候妻子,还能亲近亲近……他的第三个孩子就要来了呢,这一次,大概能顺了妻子的心思,添个姑娘了吧!
他自己也喜欢姑娘,香香软软的窝在怀里,不像那两个臭小子,几乎一离地就贪恋着四处玩耍、淘气,都不跟爹娘亲近的。
破五之后,年节似乎也就过完了。家里的亲戚走动也基本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初六、初七两日,就是修整、沐浴,准备初八日的开衙、开学!
江夏自从那一日闻了鱼虾腥味儿察觉有孕后,这几日都在家里静养,徐襄也难得抽了功夫出来,亲自带两个儿子读书、讲故事,在妻子精神好的时候,带着两个儿子过去陪妻子玩耍说笑一回。
一眨眼,初八到了,徐襄上朝之后,又抽工夫回来一趟,把满了七岁的朗哥儿送去了延寿院那边的学堂。
这学堂只开设了三年,时间并不长,却收罗了好几位饱学大儒,对入学的孩子也都经过严厉的考核、甄选,学生都是精选来的聪慧孩子,去年国子监招生里,延寿学堂送了十二个年满十岁的孩子参加入学考试,竟被全部录取。这一惊人的成绩,顿时让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学堂声名鹊起。过完年,想着将孩子送过去读书的人家骤然增加,从而使得这个学堂的考核选拔更为严厉,近乎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