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明末球长 > 第314章 霍满囤

第314章 霍满囤(2 / 4)

基本上都是,没得打,没得打啊。

后世那些吃公务员考试饭的“老湿”们,可以在考试结束一小时内,就将整张试卷分析得巨细无遗,并且从考题的内容,判断一下政府下一步施政方针,而在这古代,也是如此,落榜生和下一科想要来考试的考生,必然也是要看看,今科的试卷是什么,以此,这推行政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切都是套路,而且,也没什么可钻研的,长老会对于这些书生,也没指望他们理解太复杂的东西,事实上,科举考试的定位很简单:事务官,也就是低头做事的人。

王大礽此时拿着考卷,此时屋内并无他人,甚至由于自己住在贡院之内,也无人搜捡他有无夹带私藏小抄的事情,也就是说,之前他将小抄或者书籍直接带在身上,是无人可以查知的。

万幸的是,他尚有理智,倒也没有如此之做,事实上,就在他没有注意到的上方,一台临时安放的摄像头就在那盯着:长老会用人,第一要看的不是什么施政才能,是否是历史名人,而是可靠。

他皱着眉头,读者题目:“吾华夏亦是老大帝国也,起身河洛九曲之滨,时至此时,已历千年以将,而千年以将,自盛唐之安史之乱后,无论东西南北而向,拓土之事皆是功败垂成,和也?试言之,言之无罪。”

“今日之天下,海外别有江山,中华之土不过二十之其一也,我辈颟顸蒙蔽甚大也,有井底之蛙之嫌,呜呼哀哉,欲要挺近天下,以中国之剑为中国拓土,当以何策先行,试言之,言之无罪。”

“士人皆言必称上古,书必言春秋,春秋之时,儒生号称六艺,曰礼乐射御书数,而今之后,却远输先祖,李贽焚书,为何至此,试言之,言之无罪。”

王大礽心中大跳,早知道帝都的政治,早已被一些不文的异人掌握,还都自称有修仙的称呼,但这出的考题,可以说丝毫不涉及什么风花雪月的礼乐和形而上的各种破事儿,直接说的就是中国现在最大的三个问题,政治,军事,文化上最大的弊端。

安史之乱之后,西北原有的中国传统信仰佛教的盟国,班超们打下来丝绸之路上的老朋友们,基本上都被那个宗教的人杀光,后人甚至都忘记自己的祖宗其实是信佛的,一千年来,基本上中国除了兼并了大理这个皇族被蒙古人杀光的土地外,基本上早已停止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对于本国过剩的人口,也就没有了办法去迁民实边,这属于成本上的问题。

投入产出比太低,需要太多的投入,养地很多年,才能把生地变成熟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哪有这个财力?有这么多钱,人家直接在家当地主了,以往,在汉唐时代,都是国家出钱,给种子,给牛,让你去耕种,十年后土地可以耕种了,才会收税。

而军事上其实也是大问题,中国其实已经是极限了,东南西北基本上都是穷得一逼的穷鬼,你不需要去抢劫他,他还要来哭穷或者抢你,还不容易把蒙古分化成无数部落,彼此厮杀,女真人又跑出来,不知道在女真人后面,还要什么人……

还要最后一条,更是一个大问题,实际上,在明代,科举考试的弊端以及文化上的弊端,早已被无数读书人看得清清楚楚,只不过碍于大势,不愿意谈而已,但是,也有不少人跳出来,指出,再不改革就死路一条的道理,《焚书》的作者李贽,就是这条路上走的最远的人,当然了,谁敢这么干,几乎都是要得罪人的,李贽死于1602年,仅仅死去42年后,大明朝灭亡,可以说是因果循环的道理。

王大礽因为读书不少,甚至也读过这《焚书》对此倒也了解,虽然这是要拿走他的饭碗的书,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说的很正确。

但是,这种思潮,居然进入了新朝廷的考题之中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五代风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神话版三国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