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谋划,但随着教育部公布新政,对江州一中进行大刀霍斧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不改,自己还可以守成保业,江州一中的名头一时丢不了,但走下坡路的趋势不会变。改,很有可能遭遇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击,自己的位置摇摇欲坠甚至挂冠走人,但很有机会把江州一中带回正确的轨道。
中国最好的大学都集中在天京,因为现行高考模式下在首都的高校都会把招生名额对本地区倾斜,所以天京中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地位优势。每年升入中国最好大学的毕业生数目一直领先于江州一中,尤其即将大学扩招,天京中学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放大。
虽然民间还习惯称“北天京,南江一”,但业界近两年来已经认为天京中学开始缓慢超过江州一中,就因为其位于天京具备无以伦比的各类资源。因此,当秦然带队在香港联谊会里击败了天京中学,郑立国才会刻意大书特书来挽回士气。
中国教育体制马上要迎来新一轮改革,谁能在改革的潮头里中流击水,谁就将是2000年新世纪的王者!
郑立国这段时间心事重重,急需找到所有问题的关键。
“校长好。”
秦然在去图书馆路中碰到了徘徊在校园里的郑立国。
“哦——你好。”
很明显校长心里有事,所以反应迟了半拍。
“你等等,到我办公室喝杯茶吧,秦然。”
对眼前这个爱出奇招的男生,自己也从不把他当普通学生,郑立国想听听他对学校的看法。
“改革?”
坐在校长室宽厚的沙发上,秦然听了对方意思有些惊奇地问道。
“是的,前有对手后有追兵,我们一中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教育部公布了教改方案,尤其在中学这一块动作很大,这是文件你可以先看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说不定能提供给我一些灵感。”
郑立国为秦然倒了一杯茶后回答。
秦然接过文件翻了翻,大概知道笼统的内容。
“郑校长,承蒙您看重,那我就以普通人身份斗胆和您讨论,说错希望不要怪罪。您到底想把江州一中建成什么样的学校?”
这个学生果然不同常人,一来就进入了状态,郑立国心道。
“一般名校的话,我们学校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所以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造新世纪的超级名校,配得上‘南天一’的名头。”
既然诚心请教,郑立国就开诚布公地说道。
“社会对学校好坏与否的主要评判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教学模式和校园管理都是服务于这个大局,您认同吧?”
秦然一针见血指出了现今学校竞争的本质,郑立国点点头承认。
“江州一中由于坚持一贯来的素质办学理念,在应试化的教育模式下已经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师资力量已经跟不上,上一年高考成绩不佳已经反映出这一点。所以,我看了这份文件,觉得对江州一中来说其实是一个改变的机会。”
听了秦然的话,郑立国眼前一亮,用眼神鼓励其继续说下去。
“大千世界,想要独善其身很难,我们一中也可以把重心转到应试教育中来。应试教育,不等于不要素质教育,超级中学应该是应试方面行,素质方面也一样棒。文件说了,允许教师资源自由流动,既然我们学校师资力量有瑕疵,为何不到全国各地去把最好的老师挖过来呢?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一来就可以上岗,不用学校再花费精力培养,立马解决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学校在国内赫赫威名,只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我想很少欠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