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师团的踪迹呢!,自淞浦师团突然从马回岭消失后,一直预感到老对手冈村在耍什么花招。淞浦师团的大队人马钻山越岭,虽也曾遇到零星抵抗,但由于隐蔽好,一直未被薛伯陵发觉。
接到左翼守卫军指挥官们的报告,薛伯陵大吃一惊。望着地图上那支已绕到德安后方的大箭头,他叹口气道:“乖乖,冈村这家伙胃口不小,想把我的20多个师都包在里面。我看他是疯了,竟敢把106师团孤军送人我大军之中。”
说着薛伯陵转过身,叫来机要参谋,给战区陈长官和汉口委员长发电:敌淞浦之106师团钻隙精神甚强,已突至我白云山一线纵深,我兵团拟抽调大军,歼灭突入该敌,以定后方。
薛伯陵年轻气盛,胆量惊人。在武汉外围各战场且战且退之际,毅然定下歼灭日军106一个整师团的决心。
南昌第9战区长官部,陈辞修权衡利弊,坚决地站在了薛伯陵一边。大战之际,陈辞修尊重下属的意见,并有担起失败责任的勇气。应该承认,这是他身为将帅的一个优秀品质。靠这一条,他多次赢得部属的信赖。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陈辞修是不会对外说的,那就是眼看着黄浩然在长江北岸就要全歼第6师团,陈辞修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薛伯陵可以歼灭第106师团,那么身为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辞修的脸上也会有光!
同时为了稳妥起见,避免薛伯陵出现兰封那样的败局,陈辞修还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传回了武汉军委会。一心急着要在“******”拿出成绩“服众”最高当局立即成为了薛伯陵的积极支持者。
10月2日,薛伯陵便开始了对孤军深入的淞浦师团特殊的“关照”。他急电南浔、德星方面的部队从东面包围万家岭日军,切断其可能回缩的退路。同时,再电瑞武线的新13师、新15师、第91、142、60及预6师,包围万家岭西半面。
12个师10余万中国大军飞调万家岭,把淞浦师团1万多人团团包围在10平方公里的山岭中。
淞浦师团偷袭不成,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虽然在南浔线一直没有创造出像黄浩然围困第6师团那样的大手笔,但薛伯陵的战绩却并不难看,
金官桥、星子、瑞昌一线,薛伯陵用反“八”字阵阻住了日军,歼敌数千;东、西孤岭再战,又重创101师团,歼敌数千。
可以说薛伯陵是在黄浩然之后,最高当局最满意的前敌指挥官。不过他的脾气,比起黄浩然可就差的太远了!
例如在最高当局的心中,就是这么认为的!
薛伯陵不是个得点儿便宜就往回缩的人。他喜欢战场上不绝于耳的枪炮声,喜欢搞大战役。终于在万家岭,薛伯陵把淞浦师团逼上了绝境。他得到了“雪耻”的机会!
但很快,薛伯陵就体会到了“穷寇莫逼”的真正含义,老祖宗留下的文字果然是有道理的!
从10月2日起,到达万家岭地区的中国10万大军四面出击,开始向困在核心的淞浦师团各部展开攻击。其中:
第74军主力向大小金山、万家岭及东北方向攻击;
第74军冯圣法之58师向狮马崖、墩上郭、王家山之敌攻击;
第142师附新15师1个团向石堡山之敌攻击;
预6师附91师1个旅进攻斗姆岭、马鞍山、凤凰山以东地区,在友军配合下,向石堡山北端王家岭之敌攻击;
第91师协助预6师之攻击,断敌北溃通路;
新13师以1个团绕袭石堡山西北之敌侧后;
各路大军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