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碾转反侧,恨不得插翅而回,拥玉儿于怀,好生怜惜……
正恍惚间,武安国忽掀帐而入,见裴陵正愣神,正欲出账。裴陵此时已醒转,叫住武安国,诧异道:“武兄,寻我有事?”
武安国见吵醒裴陵,歉然道:“哦,无旁事,是老师寻你。”
裴陵闻言,忙起身道:“既是孔大人召唤,那便莫耽搁,且带路。”
二人进帐之时,孔融正在写信,见裴陵已来,便将武安国遣出,搁下手中毛笔,招呼裴陵近前,轻笑道:“蔡翁此信,元绍可知所言为何事?”
裴陵闻言,诧异道:“在下并未拆开,自然不知!”
孔融见状,抚掌而笑道:“喜事临头,尚不自知?”
裴陵闻言更奇怪,疑惑道:“近来不是受伤便是昏迷,何喜之有?”
“你这呆子…”孔融哈哈大笑,拍腿道:“自然是桃花之喜,蔡老头欲让你掳走他女儿!”
“啊!?”孔融没头没脑的一句话,到把裴陵惊傻眼了。
“啊什么啊!”孔融挤眉弄眼道:“蔡伯喈这老棺材瓢儿,见那卫易非可托付之人,心疼女儿,却怕旁人指摘。因此便写信请我试探于你!”
“……”裴陵没想到一向行事周正的孔文举竟然爱称蔡邕为老棺材瓢儿,不由莞尔,可他此时脑中七荤八素,毫无头绪,不解道:“那蔡翁既也不喜卫仲道,那为何不直接让我带走琰儿,还绕这么大一圈儿?”
“你啊你,还是太嫩!”孔融看裴陵急不可耐猴急之态,倒是愈发不着急,给自己沏了杯茶,斜眼揶揄道:“若当时便将蔡琰带出,怕是你难活着出洛阳城!”
裴陵眉头一皱,不解道:“此话怎讲?”
孔融微抿一口淡茶,轻声道;“河东卫氏乃中原数之有数的大阀,你却将其想的太过简单!那卫易明里去县衙告密,暗里却请来李傕手下高手监视,那人乃河东杨人,姓徐名晃,身手高绝。你只自走便罢,若带蔡琰,必遭横阻!此事蔡伯喈亦知!怕你逞强,故未言于!”
“徐公明!”裴陵心头一震,脱口道:“怪不得我以飞钉掷那卫易屁股时,身旁有危险之感!”
说起来徐晃也算数投于人,他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而杨奉乃黄巾起义军余部白波军将领,后跟随凉州军阀李傕,后投奔吕布,被刘备诱杀。
徐晃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荒唐!”孔融闻言,白了裴陵一眼道:“那徐晃虽委身于李傕,却是严肃耿直之人,怕是也对卫易无甚好感,故未为难与你!”
裴陵心怀惴惴,那徐晃给他的感觉定是一流之境高手!
那孔融顿了顿,忽嗤之以鼻道:“况且那蔡老头表面洒脱,实是拘泥之人,向来要脸不要命,若当时便将文姬带出,卫易必然不依,传扬出去,只那擅毁文约之名,便要迫他自刎以谢天下了!”
裴陵闻言更犯愁,挠头道:“那如今……”
“此时卫易定已带人搜查了蔡府,必无所获,许是还要受官府斥责。此时用军之时,那徐晃定已离开,此时将蔡琰带出,再演一出戏,让人以为其女被掳,旁人只会怜他,怎会谤他?”孔融面带诡色着看向裴陵,笑道:“只是这强抢民女之罪,便要加于你身了。”
裴陵闻言翻了个白眼,他此时只有欢喜,对此却毫不在意,兴奋道:“倒也是个法子,只是这洛阳城兵荒马乱的…”
“此便是蔡翁之‘试探’孔融收敛笑容,意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