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命中说明——狙击手宣布子弹击中什么位置以便观瞄手观察弹着点,并决定如果再打第二枪时应怎样修正。
8.目标状态或继续射击命令——观瞄手观察到子弹命中的情况并作出决定:需要打第二枪还是转移阵地,如果要打第二枪,则应该再说明射程估算和风偏修正。
另外在对话过程中接受命令的人必须重复一遍以确保他确实听清楚命令的内容,以下是一个小组对话的例子。
观瞄手:目标!
观瞄手:a扇区,1号标记物,右50度,距离50。
狙击手:明白,a扇区,1号标记物,右50度,距离50。
观瞄手:单个士兵,黑色衣着,右手持ak。
狙击手:明白,单个士兵,黑色衣着,右手持ak。
狙击手:目标确认!
狙击手:我看到从头部到胯部有2密位。
观瞄手:明白,从头部到胯部有2密位。
观瞄手:调到500。
狙击手:明白,调到500,调好了!
观瞄手:风向从右到左每小时6英里,向右偏1/4密位。
狙击手:明白,风向从右到左每小时6英里,向右偏1/4密位。
砰!!!(狙击手立即推下一发弹上膛)
狙击手:偏右1/4密位。
观瞄手:击中靶心,可以准备好下一个了。
狙击手:明白,击中靶心,准备下一个。
狙击小组必须统一他们的测量单位,还要统一许多简短的缩略语,例如当一名成员说距离50时,另一名成员就必须清楚这是指50米、50码还是50英尺。在日常训练中小组成员就必须经常练习这种以秒为单位的会话过程。
资料记录
为了在执行狙击任务的过程中迅速准确地识别、瞄准和射击目标,狙击小组应当事先掌握阵地周围的地形特征、标记物的位置与距离,并制作射程卡或射程表。此外,狙击小组的第二任务是为他们的直接指挥官收集和提供情报,准确地记录和传递现场信息,因此在狙击小组还需要准备好绘画现场草图和观察记录日志。
射程卡
射程卡在从二战时期就开始使用,当时的射程卡是在白纸上画出目标区的地形草图,再区划分成数个分区并编号。在越战时期,美军规范了这种做法,并为狙击提供一种预先印制好的标准图表,被称为“狙击手射程卡”,当然在没有这份标准图表的情况下狙击手也可以用任何纸张制作射程卡。
狙击小组根据距离把显著物体和地形特征画在射程卡上,然后选定一些地形标记物并用虚线划分若干个扇区,再把各个扇区按字母顺序编号,把各扇区内的地形标记物都上标上数字编号,这样就可以小组成员间能迅速地说明和找寻目标所在位置。例如观瞄手说:“a扇区的十字路口。”,这样狙击手马上就能找到准确位置。在射程卡上不设置距离限制,因此狙击小组也可以把射程以外的目标区也画在射程卡上,用于引导间接火力(如炮击或空中支援)。射程卡上包括的信息有:
1姓名、军衔和单位。
2估算射程的方式。
3交战区的两侧界限。
4主要的地形特征、道路和建筑。
5温度、湿度和风向风速(当这些因素发现变化时要删去原记录)。
6标出不同位置上的射程、高度和风偏。
7目标参考点(方位、距离和描述)。
现场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