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唐朝发明家 > 第179章 倭国四成汉人后裔

第179章 倭国四成汉人后裔(1 / 2)

当然,王浩然一举多得的办法的实质不好在台面上直说,荣一郎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来,里面是个拳头大的珠子,感激道:“小少爷为倭国与大唐的友好劳心劳力,我福田家族感激不尽,这是一颗夜明珠,权当是福田家族对小少爷的一番小小心意,还望小少爷笑纳。”

王浩然在后世虽然听说过夜明珠,但从未见过。虽说拿人家手短,可他自己是出力在前,收点好处也不为过,于是也就没推辞,客气的接了过来把玩一番。

药师惠日虽然知道借粮一事大体该怎么做,但细节却有些拿捏不准,问道:“小少爷,那我等到京城面见陛下后又该怎么说才妥当?”

“你们的来意就跟陛下直说便是。”

“可万一陛下一口就答应了怎么办?”

“这你们放心,我自会上书给陛下。”

药师惠日尴尬的笑了笑,觉得自己多此一问了。

随后他们又讨论了下倭国学生的问题,最终决定留下十来个学生学习建筑、水泥、砖头等工艺。当然,机械设备方面的技术王浩然还是不愿意外传的。

犬上御田锹等人在中城又待了两天,等留下来的学生安顿好后就又启程赶往长安了。也就过了半个月的样子,福田荣一郎就回到了中城向王浩然辞行,他得先行回去复命。与之随行的除了倭国的护卫,还有大唐的朝廷官员及护卫,他们将常驻倭国,处理两地交流适宜,免得传一句话就得花费来回几个月的时间。同时他们还可以得到倭国情形的一手资料,以供大唐对倭国决策之用。这些,其实都是王浩然向李世民提议的。

大唐官员到了倭国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舒明天皇更是亲往口岸迎接大唐使者。倭国为大唐使者购置了一座大院作为生活与办公的场所,类似与后世的大使馆。

当然,大唐使者到了倭国总得扬扬国威吧?他们带去的丝绸、棉质布料、自行车、摆钟等极具代表性的物品让倭国百姓啧啧称奇,比起之前只在口头上所说的认知,这些东西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大唐的繁荣昌盛。

苏我氏收到福田荣一郎的回报后,心中有些窝火,送去大唐的无数珍宝,换来的也就一艘船的大米,这还是大唐皇帝看在福田家族是徐福后裔的份上才给的!但这又能怎样呢?强大的大唐可不是倭国惹得起的,更何况倭国派这么多人去大唐学习,大唐皇帝都没说什么,那些珍宝就权当是学费吧。

至于福田荣一郎的汇报,苏我氏亦从大唐使者那得到印证,看来想借到粮食也还得费些时日,可以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但考虑到以后倭国会有其它问题需要大唐的支援,所以拉近与大唐的关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于是舒明天皇除了从官方承认福田家族是徐福后代之外,还命福田荣一郎主持考察工作,寻找徐福及与其一同东渡之人的后裔,还特意交代福田荣一郎考察之时无需太过严谨。此外,舒明天皇还出台了对汉人后裔的税务减免政策。以福田荣一郎的积极性和这政令,结果可想而知,倭国很快就掀起了翻族谱的热潮。

福田荣一郎在全国各地都安置有登记点,第一个月情况倒还好,登记了的汉人后裔也就不到倭国总人口的一成。不过福田荣一郎察觉到后面几天登记的人口数量是成倍的翻上去的,能预测到往后会有更多的人前来登记,到时数量一旦触碰到苏我氏的底线,苏我氏必然会出手制止。福田荣一郎为了尽量登记得多一些,便提前向舒明天皇汇报情况。

舒明天皇这个傀儡对此倒没什么感觉,苏我氏的大头目苏我虾夷却有些不满意了,虽说他也能预测到往后会有更多的人自称是汉人后裔,带着假族谱登记,但又能多多少少?怕是三成都不到吧?苏我氏觉得理想的状态是近四成的样子为佳,但以目

最新小说: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状元郎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