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章(2 / 3)

当时正好赶上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马忠所杀,所以曹丕便问朝臣究竟刘备会不会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刘备现在的力量薄弱,想要从益州攻打东吴非常麻烦尤其是在粮草辎重方面;而且关羽作为刘备的义弟,也是蜀汉的第一名将,如今身死之后肯定会引起蜀汉的动乱,所以刘备根本就不会有能力发动这次战争了。

但是刘晔这次倒是看的通透,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拉高蜀汉方面已经低迷的士气,而且刘晔也明白刘备一直以来都是打的仁义牌,并且关羽一直以来都是忠心耿耿的追随刘备,所以刘备和关羽情如兄弟,不论如何,刘备都是一定会为关羽报仇的。

最终刘备果然在第二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21年),带领大军进攻孙权,发动了夷陵之战,当时的孙权也只能被逼无奈,举全国之力应付来势汹汹的刘备,并且为了不让曹魏趁火打劫,所以孙权向曹魏称藩,许多朝臣都认为此时应当庆贺,毕竟能够让孙权臣服,那么曹魏一统天下的时间又快了一分,但是刘晔这一次仍旧是看穿了一切,知道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而且所谓的称蕃也不能代表刘晔已经臣服在了曹魏,而是相当于周朝时候各大诸侯的情况,只是名义上归曹魏统治,实际上东吴依旧是那个东吴,所以刘晔便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

但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曹丕果然还是和他父亲一样,一开始觉得东吴不可能再有不臣之心,便不同意刘晔的想法,结果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战胜了蜀汉之后,果然渐见了孙权的不臣之心,于是曹丕便打算趁着东吴刚刚打了一场大战,打算讨伐东吴,但是刘晔认为东吴如今大胜蜀汉,全国上下一心,将士士气正望,而且还有长江天险可守,曹魏不能就这么仓卒进攻,结果又应了一句话,“黄鼠狼的儿子,一代不如一代”,本来就有些个性高傲,自以为是的曹丕如今刚刚当上了曹魏势力的领袖,正需要一场御驾亲征来提升自己在曹魏势力中的声望,所以这一次曹丕又不听刘晔的意见,在黄初五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224年),曹丕亲自领军到达了广陵泗口,命令荆州和扬州的曹魏军队并进,直接进攻东吴。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孙权会亲率军队抵抗,但是刘晔却看透了一切,知道曹丕虽然骄傲自大,但是曹丕也不是一个傻子,会不吸取自己父亲在赤壁之战中的教训,毕竟跨江作战的一方可是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曹丕这只是想要逼迫孙权与自己对垒,随便打上几场给自己刷一下声望罢了,而孙权也知道曹丕的想法,所以孙权只会率大军在江北压境,然后必定会静待进攻,不会亲率大军迎击,最终孙权都没有来与曹魏军队交战,曹丕也唯有选择撤退。

而且刘鑫也知道刘晔不仅在看待天下局势的时候有一手,而且刘晔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一手的,

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魏讽,在东汉末年就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愿意与他诚心结交,所以魏讽的名望在曹魏势力中颇高,曹丕对魏讽十分看重,而且在延安元年的时候,刘备手下的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所以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所以曹丕也得了一个好名声,当时的人们都称曹丕有“乐毅之量”。

虽然曹丕对为的魏讽与孟达二人十分看重,但是刘晔在一见这二人的时候,便认定了这二人他们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219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太和元年(也就是公元227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不成。

所以在太和元年,魏明帝曹睿继位的时候,便再次进封刘晔为东亭侯,食邑为三百户,并且在次年,辽东的公孙家族发生内乱,公孙渊胁逼自己的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

最新小说: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状元郎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神话版三国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