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放了车上一个,给你们头吧。你今天中午提上一个,吃饭时,你送给请我吃饭的那个领导。没别人,你去正好。”
姜山听话地照做了。中午,请徐小贵吃饭的竟然是县****,原来的县委副书记,他最近请徐小贵帮着他给他的女儿在北京拜师学艺。徐小贵基本搞定了,那可是个大师,因为喜欢玩紫砂和泥塑,与徐小贵成了莫逆之交。他答应收****的女儿为他的博士研究生,留在北京他的工作室里工作。
这事大了去了。姜山没想到徐小贵还有这等造化。他跟着徐小贵到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企业建设的古宅里,那儿仿照古代四合院的样子,建设了亭台楼阁,里面清一色的明代家具。全是名贵木材,徐小贵说“光这些家具,得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指头。
姜山小志猜测“五百万?”。“后面再加个零。”徐小贵回到。
进了屋里,企业家在那里喝茶,见了徐小贵很熟的样子,问候着互相握了握手。徐小贵就给企业家介绍姜山。
姜山认识这个企业家,当年他的大儿子还上幼儿园时,被他加工厂里的一个远房亲戚骗出来绑架了。当时,他的加工厂还是个作坊式的,那个作案人在厂里留纸条“要十万元现金”,把交钱地址定在他老家的河道里的一座桥洞里。
姜山当时刚到刑警大队,带队办案的是另一个副大队长,他跟着协助配合。由于报案及时,又从字迹认定,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马上进行围捕。当犯罪嫌疑人拉着诱骗的小孩赶到那条河道时,被擒获了。
人质解救,案件破获。当时那名企业家全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公安局送锦旗来。
姜山虚心地握手见过面,接了企业家随手递过来的名片。上面印着政协常委、大成粮油集团公司总裁及一大串协会理事什么的,名字叫郑海南。
姜山坐下喝茶,发现这儿的茶具和茶都和徐小贵那儿一样的,名贵不俗。
一会,院子里跑进来一个办公室人员模样的,向屋里直喊“郑总,郑总,黄主席来了。”
郑海南与徐小贵连忙从屋里出来,迎到大门口,姜山跟在后面。
他看见大门口处进来的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县****黄志东,高高胖胖的透着和善,双手捧着个突出来的肚子。进门时,向迎接他的人自嘲了句,“这人未进门,肚子先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