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天幕:开局在洪武年间播永乐大帝 > 第136章 逆贼,狗贼,你给咱等着!!

第136章 逆贼,狗贼,你给咱等着!!(1 / 2)

【天顺七年秋冬起,朱祁镇便频繁 “不豫”,多次取消朝会,政务逐渐交由太子朱见深与内阁辅臣代理。到天顺八年正月,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己无法处理朝政,开始着手安排后事。】

【他明确传位于太子朱见深,并召内阁首辅李贤、学士陈文、彭时等入乾清宫,嘱托道:“东宫年幼,朕今付之卿等,宜同心辅佐,恪守祖宗成法。” 同时下令召宦官牛玉、金英等,要求其 “谨守本分,不得干预朝政”,从制度上避免了宦官专权的再次发生。】

【后世对朱祁镇的评价多持 “同情与批评并存” 的态度:既批评他早年的昏庸与决策失误,被后世笑称“叫门天子”“瓦剌留学生”,也同情他从帝王到囚徒的跌宕命运,更是认可他晚年的反思与善举;认为他虽非“明君”,却也绝非”暴君“ 。】

【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日,病逝于北京紫禁城,在位二十二年,享年 38 岁,朝臣为其上庙号 “英宗”,谥号 “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英宗” 这一庙号,虽无 “太祖”“成祖” 的开创之功,也无 “仁宗”“宣宗” 的治世之誉,却暗含对其一生 “波折与反思” 的概括, 既有 “英年失政” 的遗憾,也有 “晚年英悟” 的认可。

【正是:少御金銮信宦谗,土木惊尘国祚艰。北狩风霜侵帝骨,南宫日月锁龙颜。

复辟虽曾诛首臣,释囚复后显仁宽。最是遗诏除殉葬,一德或能补旧愆。】

“明英宗这一生啊” 老和尚垂首捻着念珠,佛珠在指间缓缓转动,声音里满是叹惋,“既有土木堡丧师辱国的大过,也有释建庶、废殉葬的功德,一生跌宕如浪,终了功过难评,实在是可悲可叹。阿弥陀佛” 话音落时,他轻轻合掌,目光落在庭院中飘落的枯叶上,满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听听这称号,什么叫门天子、什么瓦剌留学生,字字句句都带着嘲讽,他自己丢了帝王尊严倒也罢了,还连累咱大明的脸面被踩在地上,怕不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耻笑千百年罢?“

但朱棣最终还是幽幽一叹,语气里少了几分斥责,多了些复杂的释然:“罢了 虽说早年荒唐至极,丢尽了皇室颜面,但看他天顺年间释囚、复后、废殉葬,倒也算有了几分体恤民生、顾念纲常的帝王模样,没把咱朱家的基业彻底败光。”

和朱棣的释然不同,此刻在武英殿门口的朱元璋,早己是暴跳如雷。

他眼瞅着天幕上对朱祁镇 “除殉葬补旧愆” 的评价,猛地抬手扫开案前摞得整整齐齐的奏折,奏折哗啦啦散了一地。

朱元璋指着天幕的手指因盛怒而发抖,声音里满是咬牙切齿的怒火:“遗诏除殉葬,一德补旧愆?!他倒会拿咱定的规矩当垫脚石,踩着咱的名头博一个‘仁君’名声,这不是在吃咱的人血馒头吗?这般颠倒黑白,欺咱太甚!”

似乎感受到了朱棣的叹息和朱元璋的愤怒,天穹上的天幕豁然一变,原本的文字逐渐消散,化作了两条游动的金鱼。

“嗯?两条金鱼?那是什么意思?”

身在北平王府的朱棣与应天武英殿的朱元璋,几乎是同一瞬间皱起眉头,脸上满是错愕。

他俩话音刚落,天幕中那两条泛着微光的金鱼便骤然化作两道流光,一南一北,分别朝着应天与北平坠落!

武英殿外,流光在朱元璋面前散开,化作几行清晰的文字:洪武十二年,天机乍现,明太祖皇帝可将一句话,传至前尘或后世任意指定之人,仅限十字。

朱元璋先是愣在原地,随

最新小说: 六零奶团被读心,带飞全家成团宠 香引奇谭 金枝藏羽 全职业体验系统林逸纪倾颜 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 桃源乡村 只有你知道 我以修道镇万界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神君非要和我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