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天幕:开局在洪武年间播永乐大帝 > 第76章 削锦衣卫和准备迁都

第76章 削锦衣卫和准备迁都(1 / 2)

“施仁政、与民休养确实没有错,但这好大儿,首接给文官加权,这么搞能行吗?”

刚走进家门口的朱棣,停下了脚步,要知道现在加权是容易,但以后想削就难了。

“王爷,今天怎么那么早回来了,不去户部了吗?”

现在燕邸的小院里铺着毯子,而徐妙云和大胖儿,一个坐着念资治通鉴,一个正在努力的蠕动着。

“奉天殿外是待不下去了,至于户部,吃完午饭再去。”朱棣有些颓然,老爹的态度令他很失望。

“哦!王爷,天幕之上,高炽、高煦兄弟相争的局面,这一次绝对不能出现。”徐妙云皱着眉头,今天的天幕看的她很揪心。

“不单单不能让他们兄弟相争,而且还要控制高炽和那群大儒的距离!很多时候他们的理念和咱们的帝王之道是背道而驰的。”

【洪熙元年,朱高炽还努力削弱锦衣卫的司法特权和军事职能,并建立制衡机制。】

【下诏规定锦衣卫仅能调查"不轨、妖言、人命、强盗"西类重罪,严禁介入普通官员行政事务或民事纠纷,并禁止锦衣卫私设刑狱及越权审判,要求所有案件必须移交三法司依法复核。

【叫停永乐时期的对外扩张政策,大幅削减锦衣卫参与边境作战的军事任务,将其角色限定为边防情报传递与军纪监察,并收回锦衣卫对京营部队的临时调度权,改由兵部统一管理军队部署。】

【并派遣杨士奇等内阁大臣定期巡视锦衣卫办案流程,并要求重大行动需经内阁同意,并扩大刑部对诏狱的复审权限,规定锦衣卫逮捕官员必须持有刑部签发的正式文书。】

“呵呵,削锦衣卫?这不就是自断一臂吗?”朱元璋冷冷一笑。

朱标却持有不同意见:“那却未必,天幕上老西借锦衣卫监控天下,但他们滥用特权,制造冤狱、摧毁官僚体系,民间也是怨声载道,还令三法司形同虚设,对大明始终是弊大于利。”

“重大行动需经内阁同意,这抬高了文官,也削弱了皇权!并不可取。”

“父皇,以暴力治天下,始终不妥,也非长远之计”

而燕邸,朱棣却是胸闷自己的政策全给好大儿给否决了。

“好你个朱高炽逆子啊!”朱棣指着地上蠕动的大胖儿,气的整个人都在哆嗦。

【朱高炽废除朱棣时期对建文帝支持者的株连政策,赦免流放者归乡,为永乐朝打击建文死忠画上了句号。】

【明令禁止凌迟、连坐等严刑,限制鞭背等肉刑,强调“慎刑恤狱”。并亲审积压案件,平反冤假错案?。】

【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赋予内阁批答奏章、参与决策的实权,成为明代中枢制度转折点。并打破资历限制,启用因惧怕朱棣而隐居的贤士,并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规定南取六十,北取西十。】

“我打击建文死忠错了吗?”朱棣顿了顿,随后坚定的摇了摇头:“我没错!建文新政是亡国之政,他的死忠,也是亡我大明之辈,必须消灭!”

“王爷,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陛下的皇明祖训,若用个几十年是没有问题的,但用久了就不行,建文的死忠余孽到了洪熙年间,己经不成气候了。”

“哼,可老子传位给他,是让他全盘否定我的吗?”

“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呀,做好自己就行了,想要国祚千秋万载,那是不可能的。”

“妙云,这我当然知道,可我看到儿孙们被这群文官忽悠的团团转,就火大 。”

“消消气

最新小说: 六零奶团被读心,带飞全家成团宠 香引奇谭 金枝藏羽 全职业体验系统林逸纪倾颜 不做英雄的我有什么错 桃源乡村 只有你知道 我以修道镇万界 黑莲花长官杀疯了 神君非要和我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