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途察新路盼归程,颠簸尘途念家暖
暮春的风带着几分燥热,吹得新修的官道上黄土微扬。叶青云骑着枣红马,走在尚未完全完工的路基上,马蹄踏过混合着砂石的黄土,时不时因局部未夯实的凹陷而颠簸。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蹲下身指尖按压路面 —— 黄土与砂石的混合层虽已初见雏形,却仍有几处因前日降雨显得松软,需再覆一层碎石夯实。
“李老根,这里的路基得返工。” 叶青云对着不远处正在铺碎石的老工匠喊道。李老根是吴家堡工坊出身,最懂土木工程,闻言连忙放下手里的铁铲跑过来,指尖顺着叶青云指的方向摸过:“叶大人说得是,这处土还潮,得晾半日再铺碎石,不然日后容易塌陷。”
“辛苦你多盯着。” 叶青云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扫过绵延向远方的工地 —— 百姓们正两人一组扛着碎石,孩童们帮着递工具,妇人在临时搭建的棚下烧着热水,一派忙碌却有序的景象。他想起离家已月余,胸口那股归心似箭的情绪又浓了几分,翻身上马时,连马鞭都挥得比往日急切。
新路虽未完全通车,却已能勉强通行。从琥珀湾到吴家堡的八百里路程,叶青云走了十余日 —— 白日里他一边查探工程质量,一边赶路,遇到百姓便停下来问几句工期、饮食,夜里则宿在沿途的食站,裹着粗布被褥,听着远处传来的夯土号子入眠。每当这时,他总会想起吴家堡的灯火,想起耶律娟递来的热茶,想起父母在堂屋等候的身影。
行至青运城附近时,天降小雨,路基变得泥泞。叶青云的马陷进泥坑,几个正在避雨的百姓见状,立刻冒着雨冲过来,七手八脚地帮忙推车。“叶大人,您这是要回吴家堡吧?” 一个年轻百姓笑着问道,“俺们家就在吴家堡附近,您放心,这雨小,咱们帮您把马牵到前面的干路上!”
叶青云看着百姓们淋得湿透的衣衫,心中一暖,从马背上取下两袋干粮递过去:“多谢兄弟们,这点干粮你们拿着,别饿着。” 百姓们推辞不过,接了干粮,却非要送他到十里外的干爽路段才肯返回。
雨停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新路上,将路基染成暖黄色。叶青云骑着马,远远望见吴家堡的轮廓 —— 工坊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学堂的方向传来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堡墙下的守卫正来回巡逻,一切都透着安稳祥和。他勒住马,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带着家的气息,连日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二、堡前初见诉牵挂,门庭暖意迎归人
吴家堡的大门前,两个守卫见叶青云骑马而来,立刻笑着迎上来:“叶大人回来啦!俺这就去通报夫人和老夫人!”
叶青云刚翻身下马,就见堡内快步走出一群人 —— 最前头的是耶律娟,她穿着一身素色布裙,头发简单挽在脑后,脸上未施粉黛,却难掩眼底的激动。不过月余未见,她明显瘦了些,颧骨微微凸起,眼周也有淡淡的青黑,显然是连日操劳所致。
“青云!” 耶律娟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伸手想扶他,却又想起周围还有人,指尖在身侧轻轻攥了攥,最终只是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路上累了吧?快擦擦汗,爹娘都在堂屋等着呢。”
叶青云接过布巾,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手,只觉一片微凉,心中不由得一疼:“让你受累了,看你瘦的。”
“俺不累。” 耶律娟低下头,耳尖微微泛红,又很快抬起头,笑着指了指身后,“你看,爹娘来了。”
叶青云转头,只见父母正从人群后走来。母亲穿着深蓝色的粗布衫,手里还拿着一件半缝好的棉衣,显然是听到消息后匆忙从针线活上起身;父亲则穿着常穿的短打,腰板依旧挺直,只是眼角的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