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 172 年冬月,吴家堡的清晨裹着一层薄霜,青石板路上结着细碎的冰碴,踩上去 “咯吱” 作响。叶青云穿着厚实的棉袍,站在中枢府门口,看着身后备好的三辆马车 —— 第一辆载着袁七、段有鹏和两名暗卫,第二辆装着给玄机子道长的礼物(两坛桃山白酒、十斤牛肉干、一匹西域细布),第三辆则是备用的干粮与炭火。
“青云哥,路上小心,记得多穿件衣裳,山里比堡里冷。” 耶律娟帮他理了理棉袍的领口,眼底满是关切。此次去道之祖庭拜见玄机子道长,一来是感谢道长之前指点商路,二来是想请道长为吴家堡的长远发展卜一卜方向,顺便提提游历九州的计划,听听道长的建议。
“放心,我带着段有鹏和暗卫,不会有事。” 叶青云握住她的手,轻轻拍了拍,“堡里的事就交给你和李叔、王五,粮田的冬灌别耽误,内卫队的演练也别停,等我回来,咱们就按会议定的方向推进。”
交代完琐事,叶青云登上第一辆马车,车夫甩了个响鞭,三辆马车缓缓驶离吴家堡,朝着西北方向的道之祖庭而去。道之祖庭坐落在云台山深处,距吴家堡有三天路程,沿途要经过桃山村、上郡,最后进入连绵的山脉 —— 山路崎岖,马车走得慢,直到第三天午后,才看到云台山的轮廓。
山下的石碑上刻着 “道之祖庭” 四个苍劲的大字,碑身爬满青苔,透着几分古朴。马车停在山脚下,叶青云一行人下车,抬头望去,只见一条石阶顺着山势蜿蜒而上,石阶两旁的古松枝桠遒劲,落满了积雪,阳光透过枝缝洒下来,在石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这祖庭倒有些清静。” 袁七裹紧了棉袍,呵出一口白气,“路上没见着几个香客,台阶上的雪都没怎么踩过,怕是有些荒凉了。”
叶青云点点头,心里也有同感。他之前听商队说过,道之祖庭建成后是大夏最大的道观,香火鼎盛了一段时间,可近年来战乱频发、路途颠簸,香客渐少,道观也渐渐冷清下来。一行人沿着石阶往上走,石阶又陡又滑,走了半个时辰,才看到山顶的道观 —— 红墙斑驳,屋顶的瓦片积着厚雪,门口的两只石狮子被冻得结了层白霜,确实透着几分荒凉。
“请问玄机子道长在吗?吴家堡叶青云前来拜访。” 叶青云走到门口,对着院内喊道。
片刻后,一个小道士掀开棉帘走出来,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是叶首领吗?家师早算到您今日来,让我在这儿等您,快请进。”
小道士领着众人穿过前院,院子里的香炉积着雪,只有几缕残烟还在飘着。走到偏殿门口,小道士轻声道:“家师在里面等着呢。”
叶青云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面而来。偏殿不大,正中摆着一张木桌,桌上放着一盏油灯、一卷经书,玄机子道长坐在桌旁,穿着深蓝色的道袍,须发皆白,脸上布满皱纹,却眼神明亮,透着几分仙风道骨。
“叶首领,别来无恙。” 玄机子道长笑着起身,声音温和,“快坐,我让人煮了热茶,正好暖暖身子。”
叶青云拱手行礼:“道长安好,晚辈今日前来,一是感谢道长上次指点商路,二是有几件事想请教道长,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众人坐下后,小道士端来热茶,茶碗里飘着几片茶叶,热气氤氲,驱散了身上的寒意。叶青云喝了口茶,便把吴家堡近期的情况、中枢委员会定的发展方向,还有明年初春要游历大夏九州的计划,一一跟玄机子道长说了。
玄机子道长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等叶青云说完,才缓缓开口:“乱世之中,能守住一方安稳已属不易,叶首领还能谋发展、拓商路,实属难得。游历九州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