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洒在吴家堡中心空地,这里曾是堆放青砖的临时场地,如今已被平整成一片开阔地 —— 城墙完工后,叶青云拍板决定,在此新建一座三进办公府邸,作为吴家堡的行政中枢。十亩地的范围用白灰画出轮廓,四角的炮楼基座已初见雏形,唐师傅带着工匠们正用滑轮组吊装青石,远处的轨道车源源不断运来青砖,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叶首领,这府邸的图纸您再看看,三进院子的布局、各部门的办公区,还有四角的炮楼,都按您的要求画好了。” 张老匠捧着图纸小跑过来,指尖在图纸上划过,“前院设传达室和护卫室,中院是贸易部、运输部、保卫部的办公区,后院留着银号和新成立的研发部,中间还有亭台水榭,您看可行?”
叶青云接过图纸,目光扫过 “三进院落”“四角炮楼”“独立办公区” 等标注,满意点头:“就按这个来!府邸不仅要能办公,还得有防御性,四角炮楼要和城墙呼应,能架起小型投石机;各部门办公区要独立,避免互相干扰,研发部在后院,安静,适合琢磨新东西。” 他顿了顿,补充道,“虽然现在研发部还没人,但房屋得先建起来,等以后招到懂技术的人,直接就能用,这叫未雨绸缪。”
张老匠应下,立刻组织工匠开工。府邸建设沿用之前的高效工具 —— 轨道车运送青砖和木料,滑轮组吊装房梁和石柱,搅拌槽批量制备水泥,连之前研发的砌墙辅助架都派上了用场,工匠们熟门熟路,进度比建城墙时还快。
一、前院:门禁森严护中枢,亭廊错落显规整
前院是府邸的 “门面”,占地两亩,正门朝西,对着广场,门楼上要挂 “吴家堡中枢府” 的匾额。工匠们先用青石砌筑门柱,每根柱子直径三尺,高丈五,用滑轮组吊起来时,十几名青壮拉着绳索稳住,生怕磕碰。正门两侧设传达室和护卫室,传达室负责登记访客,护卫室由保卫部派人值守,配备长矛和弓箭,确保府邸安全。
前院的地面用青石板铺就,石板间灌着细沙,雨天不积水。石板路两侧种着两排松柏,枝叶苍翠,中间修了一条宽丈余的亭廊,亭廊的木柱用楠木打造,顶部覆着青瓦,廊下挂着灯笼,晚上亮起时,整个前院都透着庄重。“这亭廊不仅能遮雨遮阳,还能当临时议事的地方,要是各部门头领有急事,不用进中院,在廊下就能谈。” 张老匠一边指挥工匠安装廊柱,一边跟叶青云解释。
四角的炮楼是前院的防御重点,每座炮楼高两丈,底部用三尺厚的青石砌筑,顶部是方形平台,能站四名护卫,平台边缘有半尺高的护栏,护栏上预留了射击孔,既能架弓箭,又能放小型投石机。唐师傅带着冶铁工匠,给炮楼安装了精铁打造的了望塔,塔上能观察到府邸周围的动静,一旦有异常,护卫能立刻敲响炮楼上的铜钟示警。
不到一个月,前院就基本完工。站在正门处,能看到巍峨的门楼、整齐的亭廊、森严的炮楼,松柏在风中摇曳,护卫室的士兵挺直腰板值守,整个前院透着一股威严,让人不敢随意造次。
二、中院:部门独立分权责,水榭雅致促协作
中院是府邸的核心办公区,占地五亩,分东西两侧排布办公房,中间留着一个方形水池,水池中央建了一座水榭,用作集体议事的场所。叶青云特意要求,各部门办公区要按 “职能相近” 排列 —— 东侧从南到北依次是贸易部、运输部、银号,西侧则是保卫部、城管队、后勤处,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院落,院门挂着部门牌匾,互不干扰。
贸易部的办公房最宽敞,分 “接待厅” 和 “账房”—— 接待厅摆着四张八仙桌,用来和外来商队谈判;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