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群山(三)
魏老太爷狐疑地看了魏棠宁一眼,他微微往后边缩着,眼睛却眯着上下打量着,他迟疑了一会儿,随后略带犹豫地说道:“你是昭昭?”“不,不对,你不是昭昭!”
然而这点犹疑很快便被魏老太爷否决了,他摇了摇头,斩钉截铁地说道,而话一说完,魏老太爷又像定住了一般,嘴都没来得及合上。魏老太爷僵直着脖子望向窗外。
窗外的风吹动了院子里种的桂花树,现在是春天,春天里是没有桂花的,可魏老太爷却好似瞧见了满院的丹桂一般,他悠悠品着广寒香。“昭昭,去,快去,我要喝桂花酒,去给我酿来!”魏老太爷指着窗外边说道。
魏棠宁笑得勉强,她上前两步轻抚祖父的脊背,一下一下替魏老太爷顺着气儿,魏棠宁温柔地说道:“祖父,这个时节是没有桂花的,哪来的桂花酒啊?”“你个小骗子!"可魏老太爷却不信,他老小孩儿一般点了点魏棠宁的额头,“你个小骗子,最爱骗的就是阿公,你当阿公什么都不知道?”“阿公分明看见了,年前你偷偷酿了一坛桂花酒,就藏在书房后边的那颗老槐树地下,你这小没良心的,连坛桂花酒都舍不得给阿公喝!你可别忘了!当年你丢了那小木偶,哭得那样伤心,是谁给你找回来的!”魏老太爷神秘地笑了,他说着一口极为熟练的上阳俚语,魏棠宁一句也听不懂。
魏棠宁自出生之日起便一直待在京都,魏大老爷嫌俚语低俗,从不用俚语与魏棠宁相与交谈,而魏大夫人不是上阳人,她更加不会用上阳俚语与魏棠宁交谈。
魏棠宁不会说上阳话,也听不懂上阳话。
她只能依照着几个话与话之间相似的音调,她猜测着魏老太爷在说些什么,她安抚似的回答道:“哪有啊祖父,哪儿能忘啊!”“不对!你分明就是忘了!"魏老太爷忽的做了发怒状,他大肆地拍打着踏上的小几,他愤愤说道,“你分明就是忘了!你的小木偶,祖父没给你找回来,那只小木兔子……
“是祖父新做的。”
魏老太爷眼角忽的含了眼泪。
他又想起了昔年丧母的小孙女,小小的粉白的一个小团子,躲在角落里哭,她阿爹对她一点也不上心,下人们把她从乡下带来的时候,不慎遗失了她的小木偶。
那是她阿娘给她雕的一只小木偶,是世界上仅剩的、独一无二的小木偶。小粉团子哭得魏老太爷心都要碎了,魏老太爷还记得那时候他去哄孩子时的手足无措,他这一生追求极致的文意,是出了名了克己复礼。魏老太爷从没哄过孩子,这是魏老太爷哄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魏老太爷还记得她答应了小女孩,要把她的小木偶找回来。可京路迢迢。
下人们带着女孩一路跋山涉水,就算是派底下人沿着那数千里的路途,一点一点地去搜寻,那遗失在路边的小木偶,也只怕早已了无踪迹。于是魏老太爷便找人重新来雕了一个。
他是唯一一个知晓那小木偶细节的人,当年他的儿媳准备给小女孩打些玩意儿的时候,是请他做的主意,这只小木偶的样子,是他亲手画的。上阳人有个习俗。
方出生的小孩儿拿的玩意儿,一定是要与自己的属相相配的。魏老太爷重新画了一个木偶的样子,请来京都著名的匠人相刻,但那些匠人无论如何都刻不出那只木偶原有的意象,不是太过粗陋,就是太过精巧。一来二去魏老太爷没了耐心。
于是他就自己刻。
魏老太爷还记得他足足熬上了三个大夜,他将这只木偶兔子如出一辙般还原了出来,兔子的后足下,魏老太爷还仿照小女孩母亲的笔迹,刻上了近乎蹩脚的两个字一一
昭昭。
这是一模一样的两个木偶,魏老太爷自以为这天底下没有第二个人,能发现两只木偶的区别,但他以为错了。
这也是他很多年之后才发现的。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