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一个笑道:“王大人,快请吧,爷还在等着你嘞。”
王昭珩没得办法只得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崔彦一身带褶子的白衣正负手落在北面墙壁上,目光沉沉的看着那上面挂着的八尺见方的舆图,上面详细注明了后宋治下的各属县的位置,同时也将北方邻国国金、西北的西夏都列了进来。
这是他今早才命人按照昨儿思虑了一晚上的方法挂上去的。他提了一支朱笔在上面几个府、县位置勾了几个红色的圈,王昭珩落在他身后便看见自泗州府至汴京的几个运河港口都被他圈了。崔彦转过身,目光落在王昭珩昨儿抱臂的那条胳膊上,不着痕迹的抿唇轻笑道:
“伤可大愈了?”
不知为何看着崔大人明明很是和煦的目光,王昭珩却只感觉如芒在背,深怕他下一句就要说到赐婚的事儿,沉了沉息才道:“无甚大碍,只近来提笔稍显困难,便告了两日假。”崔彦神情终于出现了一丝波动,他原本就是想探讨他今日的公务行程,想想便还是绕了个弯道:
“昨儿那场疯马行凶案,你怎么看?”
王昭珩想起昨晚他将纵马案主凶逮到衙门之后审问的结果,虽说那人只是个普通行脚商人,路过江宁要赶往临安贩卖丝绸,身家干净,一清二白,但是马儿却是在何时被人从屁股后扎了一根针,他却是记不得了。正好那日又是乞巧节,街市上人山人海,谁又记得自己身边到底站了些什么妖魔鬼怪呢。
他心里明白这个案子无从查起,最后多半就是那个行脚商人自认倒霉接了这口锅,但是为官多年应对突发案件的敏锐以及这段时日衙门上峰、同僚对他一些微妙的态度,无不让他合理怀疑这件事儿就是冲着他来的。谈起公务,他便打起了精神,斟酌道:“那马是冲着我来的,也是冲着大人来的。”
崔彦眼神微眯:“何有此言?”
王昭珩便把昨夜连夜审理的案件详情跟他汇报了一遍道:“世上哪有这样的巧合,尤其是那行脚商人对自己的马匹都是爱惜,更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在闹市发癫,而我一无仇家,二无家资,只与江宁这一帮子官员多有政见不合罢了。”
他这个意思就是明晃晃的在说自己差点被江宁这帮子官员给暗害了,崔彦当然听得出来,王昭珩可是他来江宁这边的头号小弟,他若是被江宁那帮贪官给暗害了,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更何况王昭珩这个人,探花出身,起点本就高,这三年在江宁的政绩也颇得圣上青眼,对他多有期许,未来前途光明,他可不许他这么早就挂了。他将那朱笔点在泗州府的位置上道:“听说江宁府近日都在和泗州府联手处理运河通汴修缮事宜?”
王昭珩无奈的笑了笑,这本不是多难但却极辛苦耗费体力的事儿,不仅要常驻各港口还要经历风吹日晒,一般这些事儿都是由下面主簿来完成就行了,可偏偏上峰指明了让他来对接。
为的就是恶心他,并且将他排挤出江宁。
只怕他这两日假期一过,这些烂摊子又要丢还到他的手上了,他少不得也要给自己的靠山哭一下自己遭受排挤的苦楚,便道:“是,眼看着秋收在即,朝廷才下派了旨意对汴河进行清淤,江宁府这边点名了让下官和泗州府全权对接此事。”
崔彦握笔的手微微用力道:“那你近段时日岂不是要离开江宁?”王昭珩微微抬头小心观察他的表情,见他并无恼怒,似乎在思索着什么,便如实回禀道:“是”。
“何时出发?”
“还在等泗州府的文书,约莫就在这几日了。”崔彦眉头微松,淡淡道了声:“好。”
朱笔轻启在泗州府往汴京的两点勾勒出一条线后,便踱步来到王昭珩的身侧小声耳语了几句。
才入耳,王昭珩便是一阵心惊,顿时内心剧烈抖动着,他没想到崔大人如此信任他,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清瘦的肩膀上一下子像是压了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