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伊始(2 / 5)

无恐,她的胆子越想越大,她决定把《钟楼》翻译完再干一票大的!

父亲,对不起了。在这一瞬间,文薰连到时候给父亲道歉时的措辞都想好了:“身已许国,无法顾家,女儿不孝,万请珍重。”她把这句话放在脑海中用各种语气过了一遍,又模拟起父亲恼怒的各种画面。她揽着霞章的胳膊,心中涌起的那种辜负长辈心意的内疚和做“坏"事成功的兴奋劲儿打了起来,让她一会儿苦恼,一会儿偷笑。霞章望着她流露于面的表情,此时此刻心中只有两个字:可爱。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文薰也算在南方文坛中稍有名气,是以在给学生们上课时,没再出现学生当堂质疑的插曲。大约是受到校风的影响,临安大学的学生一旦上课,便进入了全神贯注模式,他们就像海绵一般,拼命地吸取着她教授的知识,无心理会其他。

而文薰呢,在这种氛围中更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热情。大概这世上所有的先生都是一样的,只要学生们认真学习,能有进步,哪怕受苦受累,也是甘之如饴。

眼看9月就这么过了两个星期。这个周末,文薰同霞章回沪市复诊,同时也带回来了一些月季苗。

“月季好看,可我听说,它的叶面很容易遭受病虫害。”“是啊,养了它,我们可得时刻提防,小心注意了。”他们有说有笑地从花卉市场出来,一抬头,见到了乱糟糟的大街,其中人来人往,好像所有人都在逃命。

事后他们才知道,就在昨天,日军对奉天发动了突然袭击。二人欢笑着来,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去。新的一个星期开始,校长组织全校师生开会,稳定大家情绪的同时也极力保证,一定会敦促金陵政府积极抗战。因国之有难,导致今年的中秋节都笼罩在一片愁云中。临安大学没有放假,学生们在一种紧迫的环境中抓紧时间学习,老师们也像是在被什么追赶一样,奋力地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学生。

可节日终究是节日,日子还得过下去。文薰认真对待工作,也慎重对待生活。她逐一给亲人、老师送去贺礼。她甚至还在这种氛围中生出一些积极庆幸:感谢去年母亲的教导,她铭记于心,已然将这些俗物处理得得心应手了。莫家那边,在跟霞章商议过后,文薰也送了礼一一包括给琼玉所生的小侄儿的贺礼。

也可能是因为这种尚且往好方向发展的兆头,让莫家只是回了礼,送了祝平安的信,并没有来人。

来到10月,译者联盟大会照例举行。和去年的流程一样,文薰和霞章向学校请假一同奔赴沪市。

会议的流程照旧,没有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对于文薰所提到的《昆虫记》,丁时隐先生给出了准确的回复:

“巧得很,你也是和其他人想到一块儿去了。今年上半年,有位姓王的学者就向我提起过,要自己翻译这本著作。”文薰从丁先生的措辞中听出来,这位“王先生"不是联盟里的人。可只要是在为公众做有益的事,又何必分什么联盟呢?文薰喜悦于听到这个消息,同时也关心地问:“不知道王先生的译本何时能出版,又是交给哪座出版社出版?”

“和你的《茶花女》一样,都是交由商务印书馆。只不过他那边会晚些,大概明年二月才能成书。”

现在已经是10月,中间相隔的时间段也不远,文薰想,到时候她一定要注意日子,趁着新书上市,赶第一批买回家收藏。在会议期间,文薰自然也见到了郭滔,郭滔先生这回还给他们分享了一个新的讯息:“清华大学看上罗先生了,想邀请他明年北上,担任清华的教务主任。”

有一说一,罗友群处理内务的能力在一堆不通人情的先生中,绝对是出类拔萃的。

“那罗先生答应了?”

“有谁会拒绝清华园呢?”

是啊,这可是国内赫赫有名的顶尖学府。

再者,罗友群哪怕私德有亏,也不妨碍他是一个有血气

最新小说: 我在曼哈顿开饭馆[美食] 贝丽 我妈是大佬[快穿] 大恶人从番外杀回来了[末世] 小哑巴不喜欢我[先婚后爱] 许我春朝 捡到一个前夫哥 霍总的病美人 七零大院来了个美娇媚 空姐的NBA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