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其他类型 > 文薰的民国日常 > 姐姐,带我走

姐姐,带我走(1 / 7)

第65章姐姐,带我走

金陵政府才组建没多久,正是获得全国人民信任的重要时段。在这种大环境下,一旦生出什么乱子被报纸刊登,闹得全国皆知,便没办法轻易收场。更不用说此时前线正在打仗,后方的安稳尤为重要。众意难违。事件兴起不到三日,金陵政府便致电北方文学教育部,勒令有关要员严肃处理此事,尽快平息风波。

官场上都是有上峰施压的事办得最快,电报拍出来的当天下午,北平城的百姓们便收到消息,涉事学官被革职罢免,李女士也得到释放。抗争成功,北平城的一些进步学生在庆祝胜利之余,也不约而同地先后来到警察局门口迎接李女士。

文学教育部的副部长梁启山为了场面好看,还亲自送李女士出来。他提前约好了记者,意欲洗刷掉这次无意沾染上的污名。然而事态的发展总是不能如想象般顺利,面对涌上来的记者和学生,李女士不等大家提问,便先一步开口:“刚才,梁部长为了安抚我,答应支付给我一笔不菲的赔偿金。”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大约是有信念支撑,李女士被关了三天,精神仍然很好。面对镜头,她以一种严肃的,正式的语气道:“我并不需要这份赔偿金。我想,为了帮助我而发声,为了帮助全国女性而发声的人们,也不是为了所谓和名誉和赔偿金。所以此刻,我唯一的要求,是希望北方教育部给我道歉,给全国女性们道歉,给列入国法的′民主自由′道歉!你们需要为这份被你们忘记,丢弃的国法而感到羞愧!”该画面被记者拍下,第二天便登上了报纸头条。李女士的坚贞不屈与镇定自若让媒体们盛赞她“有巾帼之气概”,而对政府又是再一轮的批评。

“请北方文学教育委员会给所有拥有穿衣自由的女性道歉!”“今教育之部门,充满官僚主义,且毫无担当,真令吾辈羞耻!”“遗忘国法等于遗忘国本,等于遗忘百姓!请金陵政府向百姓道歉!”偷鸡不成蚀把米,事态的再一次跑偏让北方教育部颜面尽失,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政府部门的风评。这下没人再关心报纸上发声的文人们闲不闲了,大家者都在指责北方教育部和那位抓人的学官是“闲得发慌”。“真对女士们的衣着有什么意见,写篇文章发在报纸上,讲讲自己的感受道理便也罢了,非得叫嚷得天下皆知,让全国人知道北边出了一位滥用职权的学官,以后其他人行事如何服众?”

又有人怨怪那位记者。

“北边又不是什么锁人喉舌的言论不自由之地,出了这等丑事,在本地登报便也罢了,非要把新闻带到南方去发,惹得百姓大骂北方文人不作为。是我们不作为吗?分明是连我们都没收到风声。”大家怪东怪西,胡乱攀扯一气,不论其中有多少道理,智者们都能见微知著,一眼看透背后隐藏下的金陵政府的制度问题。如今中华民族积弱落后,唯有开智,唯有教育,唯有通过众人的力量齐心协力寻求救国之法才是强国之道,存在于这种前因,现代教师们的社会地位便被抬高到了一定的阶级程度。民国年间,教师不仅能拿高薪工资,且有德行有影响力的教师还能够在政府担任同级官职,领双份薪水。哪怕只是某小学的校长,在教育部中所领官职阶位都能相当于一座县城的县长。文薰认识的那些文人,例如罗友群、郭滔等,都有在政府教育部门中挂职。只不过郭滔嫌腻官场做派,早年便主动退职,而罗友群因性格原因,仍在金陵政府教育部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这件事体现出来的社会问题又值得令人深思。“教得好书的人,不代表他能做好官。”

脑筋死板的人能读好书,读好书却不代表能做好人。文薰思前想后,还是抽出睡前时间在《江东杂谈》上用“立坚道人"之名发表了一篇杂评。

这篇标题为《论学官》的文章在媒体上受到了一定的关注,甚至有一个名曰“安心"的人在其他报纸上主动写文章回复她。“

最新小说: 清冷权臣的逃婢 小情书 神子她黑化后 [综武侠]开局一座恶人谷 失控悖论[先孕后爱] 七十年代漂亮炮灰 斓仙 [娱乐圈]在全球选秀当顶级爱豆 作精的疯批未婚夫 一场栾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