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如今社会讲究重视人权,可在局部地区,该′人′好像只指代男人,而非涵盖女人。”
“中国之妇女要追求解放,不仅仅要争取婚恋权,还得同时拥有离婚权,我愿统一称之为婚姻选择权。”
“婚姻是责任,是承诺,这应该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的关系,而不能成为两个人的枷锁、负担。结婚与离婚,因与果,始与终,应该是一样的事。喜欢了,就在一起,不喜欢了,就大方放手离开,去寻找自己的新生活。不必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也不必受到任何世俗压迫.……”文薰撰文,巧珍便在旁观看,她也成为了这篇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她还听到了更多的,文薰没有写进去的发言。“如今正值新社会,新社会是有缺陷的。既然我们在其中过得不好,就提出意见,或者付诸行动去加以改变。怨天尤人是阻拦进步的看门犬,整个社会的人都应该对这个国家生出更多的责任感。”“我一直认为《诗经》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是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个人理想中心仪的女子的追求,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每个人对于未来的另一半,都可以有偏向性的喜好,因为这种对家庭生活的设想,是人生来都会拥有的欲望。人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舒适,所以才更应该让每个人都有权力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巧珍认真听着话,突然发问:“是所有人都能有选择婚姻的权力吗?”文薰慎重地告诉她,“那是作为人的权力,自然是所有人都有。”“丫头也有吗?”
“当然。”
巧珍问得懵懂,文薰回答得认真:“你想跟谁恋爱,想跟谁结婚,想和谁开始,或是结束一段关系,都是你可以自己去选择的。”“选错了,不会有后果吗?”
“有什么后果呢?”
面对这个问题,巧珍沉默了半天,才带着一股丧气回答道:“有些事,小姐可以做,丫头不可以。”
文薰没有再像以前那样劝说,因为她已经发现那些"理论"对巧珍来说,或许过于“纸上谈兵”了。这回她沉默之后,选择直接询问:“巧珍,你有什么心事吗?”
巧珍张了张嘴,临到了,仍旧选择摇头。
她年轻又漂亮的眼睛里,蒙着一层文薰看不懂的阴翳。她无从了解,只能选择包容。
“巧珍,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你一定要来问我,好吗?”巧珍上扬期嘴角,牵扯出了一个有些勉强的笑。周六这天装回来了一肚子深思,周天文薰便没有出门。她照常起来,去公婆的院子里给二老请安。莫老爷并不让她站立,答了话便示意她坐下,“听说你昨天去栖霞山郊游了。”
吴妈过来奉茶,文薰朝她点了点头,才看着公公回话:“是,和学校的老师们一起。”
莫老爷神色轻松地问:“你们学校暂时有提及,今年中秋放假是个什么章程吗?”
文薰答:“还没有提到,或许会在下周开例会时讲。不过我最近也了解过,按例便是当天了。”
莫太太开口:“今年中秋是在周四,说不定会连着周五同周末一起放假呢?我听说往年也有大学这样安排过。”
文薰听得出她话里的主张,没有在口头上违背她,“那我就不清楚了。以前上学时还没有这样的法律,我们有时连周末都不放假的。”莫老爷点头,叮嘱,“不管怎么样,发了通知要记得来告诉我们一声。”“是。“便是他不提,文薰也会记得说,与长辈生活的智慧她从来不缺。莫太太突然开口,“也不知道临安那边是个什么章程。前儿他寄信回来,给你的信里也没有提到吗?”
寄来的信都要经过门房的手,文薰也不奇怪她会知道来信的事,“没有。”听到她答得干脆,莫太太不由得神色郁郁,“他给我们的信中只有请安。那孩子,向来是去了外面就不要家里了。”莫太太又往丈夫身上埋怨般道:“我之前就想让他过完节再出门,你偏说什么学生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