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蝴蝶落花,翠鸟临水般快速又浅淡地轻啄了啄莫霞章的唇。她几乎是才分离,脚后跟还没落地,就听见他憋着笑出了声。莫霞章睁开眼睛,脸上是极灿烂的笑容,文薰还没羞恼得发火,他便用力把她抱得更紧,而后用一种虔诚的状态不由分说地含住她的嘴唇,吻住了她。他仿佛要教会她什么才是亲吻。
用他在心里,脑海里,梦里实验过无数次的技巧,来给予她最甜蜜的亲吻。他们的呼吸交融,双唇更是如胶似漆,形影不离。热烈的感情在这对年轻人的心中蔓延。
在去见菩萨之前,文薰还是带着霞章先去了教堂,与戴森见面。他们三人走在甬道上,霞章落后两步,贴心地为他们的谈话留出空间。文薰要来找戴森其实是有件正经事。
“你的这本小说,在我看来,翻译得很好。如今能正式出版,真是太好了。”
戴森说话带着腔调,由于不太熟练,他的语速很慢,断句也有些问题。文薰闹心地听他说完,而后便是平地起惊雷,“我其实也想在英国出版。戴森十分讶异,“你想在西方传播中国的文学?”文薰真诚地询问:“是啊,你觉得有可能吗?”“上次在船上,你没有跟我提过这个想法。”“因为那个时候我对未来还不确定。”
戴森回头,看了看背着手跟在身后的莫霞章,他有了些许了然,“看起来,你好像得到了不错的精神支持。”
文薰也回头,和丈夫相视一笑,“是的。”戴森也笑了起来。他摊了摊手,“为什么不呢?中国文学在西方,一直都有人研究。”
“你是说那些传道士?”
戴森点头,有些感慨,“温妮,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中国的文化,几千年来都领先于西方,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还会不自信?”文薰十分平静道:“因为国弱,民心也弱。”这是一个不得不让人承认的现实。
戴森说:“我认为现在的中国人,还不太爱自己的国家。”“是这样。"讨论起这个问题,文薰的表情是严肃的,“有些人甚至憎恶自己的国家。我看到有人说,这是卑劣的国民性,其实要我来说,称作卑劣的人性会更贴切一些,因为按照事物发展的双面逻辑,若存在爱国党,本就会存在恨国党。”
戴森叹了口气,“有的人内心坚强,有的人内心柔软,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对除自己之外的人有过高的要求。”
“是的。不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就是说,很多事情,都是从小事积累的。滴水可以穿石,哪怕是很小的力量,凝聚起来,日积月累,也可以成就大事。所以我们古中国文学里又有一句,叫: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
这又是独属于文薰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理论了。戴森喜欢听这样的话,“这句话很有道理,也很美好,我要记下来。”他欣赏地看着眼前充满智慧的姑娘,“我愿意为你服务。温妮,告诉我吧,我能为你做什么?”
文薰浅笑着说出自己的目的,“请为我的新书作序吧。”《伯莱恩小姐》是一本外国名著,这样的翻译书籍,若能得到洋人的公开支持,文薰的成名之路会更加顺利。
她并非是贪图名利,只是像孙社长所说,要想得到足够的发言权,就得有名气。
孟海白帮她壮势出于师生之情,或许后来父亲的朋友,乃至莫家也会帮她。可这不代表着文薰就应该坐享其成。
她不是一个等着天上掉馅饼的人。
戴森或许懂得一些新闻学,他高兴地应下,“我非常荣幸。”文薰和霞章受到戴森的相留,在教堂吃了午餐。或许是中途看到了教堂里有神父在接济穷人,夫妻俩还捐了一笔钱。离开前,来相送二人的戴森道:“温妮,只可惜我下周就要回去。不然的话,你就可以经常和你的丈夫一起来找我聊天。我想,作为同样被你欣赏的男士,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他朝莫霞章伸出了手,“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