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二十五章
这李宗便是李妍同父异母的弟弟,韩三郎韩秀才,则是李妍那貌美如花的继姐的新婚夫婿。
而此刻的李妍却并不知晓这一切,从橙香胡同回桐叶胡同的一路上,她整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李妍极力挽留徐青书到家里吃午饭,徐青书虽然想去,但想着青山镇食肆里的生意,他便摇了头:“来日方长,今日就算了。”李妍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能忍住,问出了口来:“徐大哥,你都是童生了,怎么不再进一步,去考秀才呢?你还年轻,以后日子还长着,难道要一辈子都耽误在青山镇吗?”
若他本是大字不识的农户,能到青山镇的元宝楼做掌柜兼账房,算是极好。可他原本是华亭县人,又曾拜师在翁举人门下,且又考有了些功名在身,那青山镇食肆掌柜的活计于他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差事。李妍知道他应该是遇到了什么事儿,可不管遇着了什么事儿,一时的消沉可以,总不能一辈子都消沉下去吧?
就算遇再大的事儿,既然日子还得过下去,就不能拿自己前程开玩笑。李妍是觉得经过为旭哥儿择名师一事后,她跟徐掌柜的朋友关系应该算是更近一步了。
既是朋友,有些时候,也不能只一味的向他索取,总也得为他所些什么、付出些什么,开导开导他。
万一他需要她的帮助呢?
徐青书心里的确藏有事儿,但许是现在还不想说,又许是碍于有旭哥儿在,他不好说。
所以,徐青书只沉默了片刻,后便笑着道:“那日你同我说过那些话后,我又让那何氏回食肆里干活了。”
看似有些答非所问,但只有李妍能明白,他这是在告诉自己,他有渐渐打开心结。
李妍向他投去一个会意的笑,也不再逼问了,她只是说:“哪日徐大哥进城来了,一定要提前跟我说,到时候我定设宴好好答谢徐大哥您。”“放心,到时候我进城了,一定会来李小妹这儿蹭饭。“徐青书也改了对李妍的称呼,从“李娘子”改成了“李小妹”。至此,二人相互道了别后,便分道扬镳。
李妍带着旭哥儿回桐叶胡同,徐青书则直接往城门口方向赶去。待同徐青书分开走后,李妍脚下步子更是似生了风般,止不住的加快起来。这些日子,李妍从徐青书的言词中,也大概了解到了那位翁举人在华亭县文人届的含金量。年岁大,辈分高,学生多、且有作为,算是泰斗级别的人物。而且,不是谁想去他的晓春学堂都能去的。也不是说,花几个钱,送点礼疏通一下,就能顺利进学。他收学生并不盲目,也是看资质的。能进他的晓春学堂,已算是成功了一小半。而凭旭哥儿的天赋,只要他肯好好学,日后必能学有所成。就算他日后不能顺利考取功名、入仕为官,但读书总没坏处。有了学识,再差也能寻个正经的行当谋生,至少能养家糊口,饿不死。看看那翁举人,虽然没能考中进士当官儿,但他凭着举人老爷的身份,在这华亭县内也是有着极尊贵的地位。
不管在哪个时代,多读书,总是没错的。
家里,薛大娘也在紧张的等着消息。她自己忙着手中活计,不便时不时出门来探望一二,便让月姐儿时不时到门前来往胡同口张望。当月姐儿瞧见胡同口出现两道熟悉的身影时,一面立刻冲院子里喊:“奶,婶娘和哥哥回来了。”一面,她等不及的,直接朝胡同口的两人奔了去。而旭哥儿瞧见妹妹奔来,也赶紧撒腿奔着迎去。迎到跟前,旭哥儿一把将妹妹抱起。甚至,还抱着在空中转了个圈儿。月姐儿都要被转晕了,小手紧张的攥紧哥哥衣裳,小脸都吓白了。旭哥儿一时兴奋,忍不住把妹妹举了起来。可他也懂克制,举了会儿人后就又把妹妹放下来了。
而这时,李妍已经走到了兄妹二人跟前,薛大娘也已闻声赶了过来。薛大娘见孙儿嘴角的笑意止都止不住,又见他行止异常,便知这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