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自动开启导流闸门,将过量甲烷引入储液池,成功避免了二次危机。
与此同时,赵阳在月球基地的防御演练中获得了新灵感。演练模拟****利用月球尘埃暴突袭,系统借鉴《墨子·备城门》的“望楼预警”与宋代“神臂弓”的远程攻击原理,不仅提前探测到“敌人”动向,还通过聚焦激光束形成“能量箭”,在尘埃暴中精准拦截目标。“古代的攻防智慧可以直接转化为现代地外防御技术,”赵阳在演练报告中写道,“我们可以新增‘地外攻防图谱’子模块,整合全球古代军事智慧。”
半年后的一天,“星际智慧图谱”的全球预警网络突然联动报警,目标是地球同步轨道上的“方舟”空间站。“空间站遭到不明飞行器撞击,舱体破损,3名宇航员被困在断裂的实验舱,与主舱段隔绝。”屏幕上,空间站的实时画面显示,实验舱正以每分钟05度的速度缓慢旋转,舱外的太阳能板完全损坏,“实验舱的氧气储备仅剩48小时,且断裂处有尖锐金属结构,救援飞船无法直接对接。”
王玲立刻启动跨部门应急会议,林薇调出空间站的结构数据“断裂处的舱体直径3米,边缘布满毛刺,常规对接接口无法匹配。且实验舱的旋转会产生离心力,强行对接可能导致舱体进一步解体。”
陈凯迅速打开“地外攻防图谱”,翻到古中国的“鲁班锁”与古希腊的“机械榫卯”记载“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可变形对接头’,借鉴鲁班锁的‘模块化拼接’原理,由多个可伸缩的机械爪组成,对接时先通过机械爪固定住断裂处的舱体,再调整角度抵消旋转离心力,最后完成密封对接。”
工程团队连夜赶制出“可变形对接头”,搭载在救援飞船上升空。当救援飞船接近实验舱时,系统精准计算出旋转角度,机械爪如鲁班锁的部件般精准扣住舱体边缘。“机械爪已固定,正在抵消旋转力。”指挥中心的声音传来,“对接头密封完成,开始输送氧气。”
3小时后,被困宇航员成功转移到主舱段。这次救援的成功,让“星际智慧图谱”的“机械工程”子模块声名大噪,全球多家航天机构纷纷申请接入权限。
这天夜里,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王玲拿起桌上的青铜爵杯,看着杯身上的饕餮纹,突然发现这纹路与泰坦星甲烷导流系统的拓扑图有着微妙的相似。陈凯走过来,递给她一份新的图谱更新清单“我们刚刚录入了古中国的‘浑天仪’精密齿轮技术和达芬奇的‘飞行器草图’原理,系统现在能支持地外机械的自主维修与升级了。”
“还记得第一次面对太空反恐时,我们连微重力环境都束手无策吗?”王玲笑着说,“现在居然能解决泰坦星的甲烷危机,修复空间站的断裂舱体。古人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智慧真的在跟着人类一起成长。”
陈凯望向屏幕上不断扩展的“星际智慧图谱”,界面上,火星的生态基地、月球的观测站、泰坦星的导流系统如同星辰般闪烁。“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或许没想过他们的力学原理会用于月球基地;鲁班发明榫卯时,也不会料到它能对接空间站的断裂舱体。但他们把智慧留下来了,就像埋下了种子,等到合适的时机,自然会生根发芽。”
此时,屏幕上弹出了一条来自火星基地的新请求“乌托邦平原生态舱出现微生物变异,请求智慧支持。”王玲放下青铜爵杯,指尖在控制台上轻轻一点,调出火星的相关数据。林薇已经开始检索图谱中的“微生物调控”智慧,赵阳则在调试极端环境模拟系统,陈凯的团队正在对比古中国的“中药炮制”与现代微生物培养技术——那是古人通过温度、湿度调控药材药性的方法,或许能为微生物变异提供解决方案。
实验室里,键盘敲击声、数据跳动声、团队成员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充满活力的智慧乐章。窗外,地球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