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满脸欢喜。50元一个月,这恐怕是他们生产队收入最高的了。
吴老四的儿子中专毕业,当年可谓风光无二,毕业后留在县里工作,但据说工资也才四十多块一个月。
老二阿哲羡慕,他老婆小芳推了推他。
小芳刚嫁过来不到一年,看到大哥有工作,她希望自己家男人也争取一下,那可是当工人呀!
“推我干嘛?”阿哲有自知之明,大姐可不喜欢他,以前没少骂他、打他。
大家都看不起他,偏偏他自己也不争气,主要是不想吃苦。
小芳心里那个气呀!
还能干嘛?
“阿哲这懒人的毛病得改改,强哥明说了,过几个月会给他留个质检员的位置。你要是改不过来,也别去丢人现眼。”阿娟的父亲说道。
“真的?”
峰回路转,阿哲两口子立即亢奋起来。
小芳下决心,接下来几个月,一定要好好改造自己的男人,把那偷懒的臭毛病给扭正回来。
翌日,天都还没亮,阿城便爬起床,简单吃点就出发。他们生产队到乐青公社可不近,走路得将近两个小时,都不是同一个公社的。
“大哥,来啦?吃了没?”苏永年和大舅子碰面,马上亲切地问候。
“吃了才来的。永年,我做点什么好?”他恨不得立即投入工作。
“不急,今天还是收姜,等人送过来,我们再……”苏永年把收购站的工作简单讲解一遍。
搬运、称重、分拣、装筐等。
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太简单。
“那我帮忙搬吧!”阿城说道。
干别的,他怕出差错。搬东西虽然累点,但出错的概率小一些。更重要的是,搬货的工资更高一点。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吃苦耐劳的人。
不久后,有拖拉机拉着生姜从其他公社而来。
乐青公社有人高价收嫩姜的消息早就传了出去,所以这几天,总会有其他公社的嫩姜源源不断送来,不愁没有货。
相信不用太久,他们这里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购中心。
到中午,阿城才知道收购站是负责中午一顿饭的,由一家新开张的私人餐馆提供,两荤一素,饭管够。
“大哥,你每天这么走也不是办法,还是买辆自行车吧!”说着,苏永年掏出两百元,表示是先借他的,等手头宽裕了再还也不迟。
这也是苏永年和媳妇昨晚商量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