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角。伍陵也是断断续续的在点线,从山海境里跟革蜚是朋友,到钟离炎打项北的时候他看戏、想着去找革蜚。
革蜚作为漩涡中心的一个角色。
只是那些天,我常常四五点钟才睡,整个人绷着一口气,告诉自己绝不能输,绝不断更。
烛九阴逃出,革蜚被侵占,以及由革蜚延展开的一整条山海造物线,最后变成“蜚”,也都是从那个时候起笔。
再比如湘夫人玉佩,一开始就是准备用在鬼窟,在斗昭归来里发挥作用。那会设定里的阿鼻鬼窟,还是叫“万鬼窟”,名字挺俗。
这篇总结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睡觉了。
但现实并不如此,那口气松掉后,我感受得更多的是疲惫,我更累了——我只想躺下来,什么也不做,好好地睡几天几夜,散散心。
阴阳真圣,阴阳传承的伏笔,写在祸水篇,在五德小世界。
我给自己的要求是,完整地填坑。一本七百多万字的小说写到后期,完整填坑是最大的写作道德。
当这卷写完,虞渊和陨仙林这两个最后的现世绝地拼图,也已经勾勒出来。这本书剩下的坑,已经其实不多了。
但在正常的状态下,我的追求绝不只是“完整地填坑”。
我知道我说这些,没有任何意义。
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感同身受。
就连全程经历这些事情的人,知道真相,明白你有多多煎熬的人,也可以嘻嘻哈哈地拿这些玩梗。
因为外人是不会觉得痛的!除了你自己。
我只是想告诉赤心巡天的读者,我确实用尽自己所有的力气了。我做到我这个状态下能拿出来的所有。
也许还有很多没考虑到的地方,有很多遗憾的落笔。
但情何以甚的斗志、精力、能力,都只能做到这个地步。
书里的人华章天成。
书外的我沥血而就。
……
……
整个第十二卷的写作,写作目的基本达到,剧情推进、线索汇合,也全都符合设计。但这些线的交汇,在我的设想中,是应该更圆润的。虽是穷工之作,也想要靠近天成。
但事实是情何以甚本人的生活和工作都非常不圆润。
就像诸葛义先的那三层设计,正常状态我是仔细推敲确定能说服读者才拿出来,在极限状态下,只能说我想到一个点,就赶紧发散交织,因为没有时间去想下一个点。
有时候我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两种写连载的作家,哪种更有职业道德——
一种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有多崩溃。坚持不断更,咬牙煎熬,力求做到当前状态下的最好。
另一种是,该休息就休息,该停就停,等到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再出来写两笔,让自己始终保持相对的巅峰。
我不知道。
每天保持四千字以上更新,无周末无节假日,一写就是几年,对于作品的完成来说,不是健康的写作方式,因为人不是机器,肯定有状态起伏,肯定有沮丧的时候、难过的时候、不想写的时候、写不动的时候,有时候为了交稿,你只能拿出一个相对不那么坏的篇章,而不是最好的篇章。
但如果没有每天更新的压力,像我这种废物,也许一年也写不了三十万字。
所以这件事也很难说利弊。
但是一个职业作家,不受干扰地写作,是他应该做到的事情。他的抗压能力,也是他综合能力的体现。
心态是我综合能力的短板。
我试着好好调整它。
这几天在新加坡参加年会,认识了很多人,也得到很多指点,学到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么多同行,这么多业内大佬,我突然意识到,很多事情都是不必在意的。
你情何以甚所经历的,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你觉得无法忍受的,是很多人都忍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