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妍
那天她把信折好,塞进信封,仔细贴上邮票,第二天一早,就投进了街角的邮筒。
听着信落进筒里的轻微声响,她心里莫名踏实了一些,这变成了一种新的仪式,一种缓慢但充满期待的交流方式。
寄出去之后,她一直比较忐忑,担心心收不到回信,还好,孔侑的回信比第一封快了些,大概十天左右。
她翻看着信,就好像他在身边一样。
书妍:
看到′前辈′这个称呼,我差点被口水呛到,在这里天天被班长、前辈叫,回到家书里还要被你这么调侃,真是……
炒年糕店装修了?希望味道没变,那家的辣酱可是精髓。和智秀她们出去吃饭挺好,多和朋友聚聚,别总是一个人闷着。我这边,训练强度越来越大了。
今天进行了长途拉练,背着几十斤的装备走了十几公里,脚上估计又添了几个新水泡,不过累也有累的好处,倒头就睡,什么杂念都没有。晚上和家里通了电话,妈妈哭了,弄得我心里也不好受,还是给你写信的感觉更轻松点。
你说等待和期盼不全是坏事,我好像有点明白你的意思了。在这里,时间变得很具体,一天一天地数着过。
收到你的信,就像是漫长计数中的一个亮点,能高兴好几天,身边的人收到家信或者女朋友的信时,也都是这样,一个个傻笑得不行,然后就会被大家起哄要求念出来。
我当然不会念你的信,这是私人专属。
项目再忙也要记得休息。
下次再聊。
爱你万千。
孔侑
书信往来就这样持续着,成了他们生活中一条稳定的支流。孔侑在信里渐渐放松下来,不再是报流水账,开始分享更多细微的感受。他会会吐槽班长严厉外表下的糗事,会写夜晚站岗时看到的特别明亮的星星。书妍则在信里告诉他工作的进展,朋友的趣事,看了什么电影,听了什么新歌,还有对他点点滴滴的思念。
他们用文字分享着彼此的生活,虽然延迟,却格外清晰和专注。两个月后的一天,书妍收到一封特别薄的信。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照片,是孔侑。
他穿着军装,理着短短的板寸,表情严肃,眼神却直直地看着镜头,带着点紧张,又异常坚定。
照片背面写着:看看,是不是还挺像回事的?给你一张,免得你忘记我现在的样子。
书妍看着照片,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个发型真的太考验颜值了,但孔侑硬朗的轮廓撑住了它,反而显出另一种英气。她把照片立在书桌的电脑旁边,每天一抬头就能看到。随后的信里,孔侑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他之后通信可能不会像现在这么频繁,书妍心里沉了一下,但很快调整过来。她在回信里写道:没关系,无论多忙,信总能到,你安心执行任务,我会一直写,你记得抽空回就好。又过了一段时间,书妍在拍摄《逆光》的时候遇到一些烦心事,虽然事情不大,但是琐碎,她又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面对这样琐碎的东西,她自象有点不耐烦。
那天晚上,她心情低落到极点,特别想听到孔侑的声音,哪怕只是几句安慰。但她知道不可能。
她坐在书桌前,铺开信纸,却迟迟落不下笔,她不想把负面情绪传递给他,让他在部队里还为自己担心。
犹豫了很久,她最终还是决定写下来。她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自己的委屈和沮丧。
写完之后,感觉心里憋着的那口气顺畅了不少。在信的结尾,她加上一句:其实写出来就好多了,你别担心,我能处理好,就是……突然有点想你。这封信寄出去后,书妍有些忐忑,担心孔侑会跟着干着急。一周后,她收到了回信,信封比平时鼓一些。书妍:
看到你的信,我这边正好是休息时间,差点直接从床上跳起来。工作上的事,别太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