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员肯定不是他们主导的,极有可能是某些院子里的管事大爷以权谋私的事情闹大了,上面才下达了取消联络员这一道命令。
这种事,宋母不知情很正常。
但宋父在轧钢厂工作,厂里工人众多,人多嘴杂,他或多或少也应该有所耳闻。
这不,宋文扬一试探,就给探出来了。
至于宋父为何不揭穿易中海的把戏,也不难猜测。
说白了,就是没必要。
一旦揭穿,就相当于得罪了易家、刘家、阎家、贾家以及后院的聋老太太家。
这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但偏偏宋文扬今天就非要做。
“我要把院子里这三位管事大爷,统统赶下马!”
“这这…”
会不会太过了?
宋母眉头都快拧成麻花了,邻居之间有点口角很是正常,也没听过为此就要把谁往死里整的。但对上宋文扬势在必得的眼神,宋母心头一怯,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自从宋文扬当上公安后,整个人言行间都不自觉带上了一股令人敬畏的气势。
宋母不敢给宋文扬泼冷水,只好扯着宋父的衣角,不停地给宋父使着眼色,希望他制止下宋文扬。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真没必要把关系闹得这般难堪。
宋父接收到宋母的眼神后,并没有顺着宋母的意思出言制止宋文扬。
眼界决定思维,具有开阔眼界的宋父,自然比宋母考虑得周全。
宋文扬能有这般想法,绝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必定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如今既然说出口,想必是发生了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促使宋文扬下定了决心。
宋父神色凝重,声音低沉:“发生了什么事?”
宋文扬这回属实是有点惊讶,宋父不说话则罢,一开口问的问题全都命中重点。
既然宋父已然猜到了几分,他也没必要隐瞒什么,坦言道:“贾张氏上午去街道办举报被我撞上了,下午又跑去派出所了。”
反正宋文扬刚才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想的也只是希望宋父宋母两人别扯他后腿就行。
眼下既然宋父如此上道,那宋文扬自然如实相告。
宋父在四合院里住了这么久,少不得知道些内情,说不定等会还能帮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