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教授认真的说道:“所以我想在美国街头走一走,吃一吃他们那边餐馆,体会一下普通人的生活物价,切身感受着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是不是快要耗尽了。”
“没有这个必要。”
宋作民笑着摆摆手:“我先告诉你答案,这是一定的!网上搜搜新闻、看看头条、再不济问问朋友,基本就能得出结论了,没有必要亲自过去……”
“老宋,我们已经很久没有旅游了!”
陆教授突然打断。
宋作民讶然。
他转过头看过去,妻子的目光中,没有平时吵架时的歇斯底里,只有一种像是失望的悲凉。
宋作民不由得心里一软,安抚的说道:“我暑假确实没空,奥运会集团也有任务,陆琳也没有见过真实的美国,正好你们一起结伴逛逛。”
“噢。”
陆曼凝视丈夫片刻,转头看着窗外不再说话。
那些快速晃过的人、车、楼房,就像是一帧一帧的电影画面,在脑海里混合着过去的记忆,仿佛变成了一场漫长而煎熬的跋涉。
自己和老宋是自由恋爱,在那个由相亲决定婚姻的年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那个时候,丈夫没有陈着声势煊赫,自己也不如闺女漂亮和受人追捧,不过也是大家都看好的“神仙眷侣”。
并且那时,自己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推崇美国。
保守的制度和教育,让自己对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外国潮流,依然保持着谨慎观察的态度。
直到有一天,全市最年轻的县供销社社长宋作民,在乡下收农业款的时候,因为太过劳累加上暴雨,突然发高烧了。
自己匆匆忙忙赶过去,丈夫已经陷入昏迷,在乡下的简陋医院里,挂着吊水却不论如何都降不了温。
从40度到40.5度,再从41爬升到42,丈夫已经到了说胡话的危险阶段了。
可是外面的暴雨和泥泞的土路,县里的救护车始终进不来。
这里医生是个50多岁的老妇女,她没有学历,原来只是一名赤脚大夫,在医疗人才稀少的乡下,这才被招募进医院。
她知道昏迷的小伙子是个国家干部,也知道眼前浑身淋透的女士是一名大学生,但是已经用尽了办法,物理降温、中草药、还有国内生产的降温剂,全然没有作用。
这就是命,可能老天爷要收走他吧。
赤脚大夫经历过建国以来的所有大事,对死亡已经司空见惯了。
“求求你,救救我丈夫!”
可是,随着女大学生不顾湿透了的裤腿,“咚”的一下跪了下来。
医者父母心的恻隐被动摇。
医生走进药房,取出一小瓶药水:“这是美国佬的东西,但还没有人试过,据说能降温……”
“用!”
陆曼抹干净脸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斩钉截铁的说道。
医生看着女孩子坚毅的脸庞,毫无把握的把这瓶“美国货”,慢慢推进了年轻干部的血管里。
女大学生保持着跪姿,一动不动的等着。
她在想,如果丈夫因为这瓶药去世,那就是自己决定的过错,我要不要跟着他一起走呢?
半个小时后,奇迹出现。
丈夫退烧。
雨也逐渐停了。
于是,那名女大学生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下意识就对国产的东西持怀疑态度,尤其在看病吃药这个问题上,更是不容置疑。
久而久之,她开始接受并信任美国那边的文化。
后来,女儿出生。
那名女大学生决定,等闺女成人以后,一定要把她送到人类最先进的地方,接受高等且科学的教育。
每个人信仰的改变,可能都有一个“导火索”,陆曼是这样的原因,也许陆琳又因为另外一件事。
但是这些经历呢,那名年轻的国家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