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分床而睡。文瑶睡了个好觉,康熙眼下却泛着青黑。
显然,昨晚上他没睡好。
二人一个换上龙袍,一个换上明黄色吉服和钿子头,除却大年初一祭神祭祖外,文瑶基本不会穿朝服,实在是皇后的朝服太重了,一个头冠七八斤,她就算愿意戴也戴不动。
超度法事有固定流程,文瑶只需要跟在康熙后面磕头上香就行。等忙活到了晚上,这法事才算是做完了。
又在龙泉寺留了一晚,第三日早晨帝后二人才坐上马车准备回宫,御撵车队一路下山,快到山底的时候,文瑶悄悄掀起车帘看了一眼,只见外面是长龙一般的车队,看马车上挂着的牌子,便知道是京城中的大臣。显然,皇帝在寺庙里面办法事,大臣们则一直在寺外面候着,不仅要跟着法事一起跪拜,还要一直穿着官袍,随时等候皇上召唤。不过康熙被一杯云雾茶给搞的心态有些崩,一连三日都不曾召见大臣。这些臣子们,怎么来的凤凰岭,就怎会回的京城,好在天气寒冷,身上没有汗,若是夏天的话,三日官袍穿下来,那味道可就酸爽了。康熙的坏心情一直持续到过了年。
文瑶原本对内务府这件事并不大放在心里,毕竞如今的内务府就算贪,也不似以后贪的那般厉害,所以她一直都以为康熙就算生气也是有限。但如今瞧着,竞好笑有些…破防了?
既然如此,那她可就要多关注关注了。
三藩前线虽然传来了捷报,但大军开拔回程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回来的,尤其途中还可能遭遇反清复明组织的围攻,所以这个年过得格外不温不火,平和的叫人心烦。
不过也因为温嫔晋封嫔位,今年再帮着文瑶接待内外命妇,底气就没那么足了。
去年她虽然是个庶妃,但享的是福晋份例,与当初文瑶入宫时的待遇一样,再加上背靠钮祜禄氏,所有人都以为她一旦晋封至少是个妃位,谁曾想,皇上只给了一个嫔位。
温嫔虽然挺高兴的,可钮祜禄氏就不大高兴了。温嫔无所谓位份的原因,是因为皇帝每个月都会招幸她一两回,是真的有心叫她生下一个带有钮祜禄血脉的子嗣的,所以她才能稳当,只要她生下阿哥,皇上自然会为她封妃。
但钮祜禄氏就不同了,他们更看重初封,初封为嫔,基本已经断了温嫔的贵妃之路,钮祜禄氏想要再出个贵妃的心思,到此算是彻底结束了。皇上不会允许的。
温嫔待客不够格,文瑶便又恢复了单打独斗,好在皇太后膝下养了六格格后,心情开阔了,自己的身体也好了不少,身上也长了些肉,不似之前那般消瘦,正好可以搬出来当吉祥物。
于是休息了几年的皇太后再一次换上大妆坐在了主位上。好在如今的老福晋中蒙古人很多,皇太后只是不喜欢和妃嫔走太近,又不是真的不想与人交流,对于能出来和老福晋们聊聊儿孙这件事,还是很乐意的。再加上如今膝下养了六格格,她的话题也多了起来。有了皇太后的帮衬,文瑶轻松了不少,至少在屁股坐平之前,她还能起身晃悠晃悠。
康熙见文瑶天天累得直不起腰,仿佛也突然想起了自家表姐的年岁,正月里要在坤宁宫宿一个月,康熙干脆每天晚上给文瑶按摩腰部。不过这人体力是真好,也可能私下里偷偷去常宁府上拿酒了,总之正月里文瑶的日子过得还是很滋润的。
康熙也是难得的放松。
内务府暂且不提,他还按捺着怒火,为防止自己被气死,如今已经基本不看这方面的邸报;神仙膏由索额图负责铲除,在海务衙门建设完全,以及彻底铲除大批量的原材料之前,关于神仙膏的事情都不能公之于众,皇帝也怕老百姓的逆反心理,尤其还有个白莲教,他怕他们不知道其中利害,为了反朝廷而什么者都敢做;最后就是三藩之事,还是那句话,大军回朝需要时间。于是,皇帝难得的清闲了起来。
不过他是个好学的皇帝,正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