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清穿(132)
今年的除夕宫宴一如颁金节那般,热闹中透着肃穆。太皇太后的薨逝,注定这两年任何节庆日都不会很喜庆,甚至朝臣们还松了口气,他们是真有些害怕皇上在宫宴上提起太皇太后她老人家。自从皇上除了鳌拜之后不久,太皇太后就病了,然后便是常年在南苑休养,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宫宴上了。
皇上新提拔的官员们只知道皇上是由太皇太后抚养长大,并被她一手扶持上的皇位,除此之外他们对太皇太后的概念是模糊的,是陌生的,自然也就不知道当初先帝和当今年幼时,这位两朝老太后坐镇朝堂时的强势。尤其汉人官员。
太皇太后是个标准的老派思想,与多尔衮和多铎的满人至上主义不谋而合。所以这三位当政那几年,汉人官员日子过得可谓相当难受,若非他们还知道给自己身上盖一条遮羞布,养一些汉人官员做幌子,说不得这朝堂里都站不了厂个汉人。
这也是为什么先后生下当今太子之后,汉人官员集体支持太子的原因。满人重长,汉人重嫡。
皇上立嫡子为太子,既能安汉臣的心,也能安天下汉人的心,毕竞满人才几个人,汉人又有多少人,康熙哪怕再偏心满人,也知道,这天下还是汉人多。如今太皇太后没了,汉人官员们天也晴了水也蓝了,腰板子都直了。所以他们不乐意听皇上怀念太皇太后这话。好在皇上虽情绪不佳,但看向朝臣时的眼神里,还是带上了平时少见的温和,甚至站起来举杯与朝臣共饮的时候,还能看见他身上的意气风发。头上没有了压制的大山,下面的孩子还未长大,前线又捷报频频。哪怕这会儿正在孝期呢,也难掩他身上的霸气。如今是康熙最好的年纪,脱离了青涩的执政期,还没到老年昏庸的时候。“大权在握'这四个字宛如是他量身定做。晚上在乾清宫举办的是后宫的宫宴,这一回皇太后参加了,膝下养了六格格的她如今已经没有了前些时候的颓然,虽然身形依旧瘦削,但精神头却已经好上不少了。
康熙坐在最中央,左边坐着皇太后,右边坐着文瑶,再往下便是五嫔的位置,纳喇嫔追封为妃后,现在停灵于巩华城,康熙朝的妃陵还没修建好,她们如今只能陪着仁孝皇后住巩华城。
五嫔过后才是贵人常在之类的小妃嫔。
至于庶妃……
是没资格参加宫宴的。
哦,不对,也不是每一个庶妃都不能参加,储秀宫庶妃钮祜禄氏如今就坐在五嫔下首第一位,她对面坐着的则是如今住在寿康宫的博尔济吉特庶妃。能以庶妃身份坐在嫔下首位,就证明她们日后的位份只会高不会低,这叫下面的贵人常在们看了,既羡慕又心酸,那剩下的唯一一个嫔位,可是她们如今奋斗的目标。
她们也都明白,以钮祜禄氏的家世,日后至少是个妃位,所以这会儿隐晦忌惮的眼神多数是给博尔济吉特庶妃的。
偏博尔济吉特庶妃脾气不好,谁看她都会被狠狠地瞪回去。她不受宠,但背景硬脾气差,这宫里还真没人敢跟她正面杠上,人家不在乎位份也不在乎皇上的宠爱,皇上也不可能为了个低位妃嫔就把蒙古贵女给圈起来。
小妃嫔们家世一般,在宫里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皇帝的宠爱。可惜因为是太皇太后的孝期,她们这一年都别想侍寝了,所以气氛还算和谐。
康熙率先举杯,紧接着便是阿哥们给皇阿玛和皇额娘拜年,由于是过年,所以十阿哥也进了宫,荣嫔的视线一晚上都黏在孩子的身上,虽然每个月都能见孩子一次,可她还是特别的思念孩子。
如今宫中的阿哥都养在皇后的膝下,只十阿哥一人养在宫外。荣嫔希望十阿哥能回宫,却也怕十阿哥回了宫也要养在坤宁宫,皇后脾气虽好,却并不喜欢她们往坤宁宫去,所以她也不知晓,是求皇后将十阿哥接回宫比较好,还是留着十阿哥养在宫外好。
热热闹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