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清穿(129)
鄂伦岱在京城忙,德克新去了天津。
康熙倒是将那账本子给收好了,这一回是他亲自收的,亲自放在了博古架上,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下子更无人敢碰那个匣子了,就连平常打扫的时候,也只敢用鸡毛掸子掸掸灰尘。
康熙有火憋在心底不能发,不过两日功夫,嘴里就溃疡了两处,疼的他嘴都张不开。
朝臣们只知道最近皇上脸色难看,还不爱说话,一个个战战兢兢地生怕拂了虎须,在这档口惹了皇上眼,摘了顶戴花翎事小,连累全族事大啊。文瑶也是一副焦急模样,特意找了个南昌府的厨子,叫他日日给皇上炖苦瓜肉泥汤。
那厨子也是没想到,自己竟有被皇后娘娘看重的一天,立即拿出十八般手艺来,特意去造办处定制了迷你小瓦罐,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处理苦瓜和肉泥,争取时时刻刻让皇上喝上这汤。
不过,他猜测着,皇上若是喝着好,皇后娘娘可能还会为小主子们要汤,于是便炖了不少其他的汤品,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山上跑的,但凡能入汤的,他都煨了一罐子,甚至连飞龙汤都有。
果不其然,有准备的人运气都好。
康熙刚送了赏,皇后就为宫里的阿哥和公主们一人增了一品汤,还点名要他做的瓦罐汤。
霎时间,这个出身南昌府的厨子就从一个普通的二等厨子成了炙手可热的人,完美复刻了当年赵全的成功之路,甚至连灶台都挪到赵全身边去了。“日后还请哥哥多多指教。”
赵全′哼′了一声,心底虽然有些危机感,可他也知道,随着阿哥们年岁越长,口味越杂,日后被看重的厨子只会多不会少,只酸了那么一瞬也就不酸了。他只要伺候好皇后娘娘就成,至于阿哥们……“好说好说。"他抱了抱拳,算是全了这礼数。康熙连续喝了几天下火汤,喝的整个人都快清心寡欲了,一点儿世俗的欲望都没有了,深觉再这么喝下去怕是不想守孝都必须得守孝了。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身子是否依旧好用,于是又溜溜达达去了坤宁宫。守孝期间不进后宫。
这是康熙自己定的规矩,朝中的汉臣们也都盯着,康熙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甚至连景和门和隆福门都给封了,五阿哥和保成如今要过来请安,都是直接从日精门过去,只留下了永祥门和曾瑞门,这两处连着东西暖殿,平常妃嫔们局昏定省时走两道门。
如今东西六宫进不去,乾清宫围房没养人,只文瑶一个人在坤宁宫,但她和皇上是正经的夫妻。
皇帝都做到这份上了,前朝的大臣们对皇帝去坤宁宫这件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总不好逼迫太过,万一皇帝的叛逆心起,在围房养上几十个小宫女,那才是哭都来不及呢。
马上就到颁金节,文瑶最近也是忙的人仰马翻。“今年颁金节遵循旧例便是了。”
康熙见她这般忙碌,心底也是舍不得,直接坐在她的身后,脑袋从她耳边探出去看册子上的安排,说话也是在她耳边说的。呼吸洒在文瑶的耳朵上,文瑶只觉得耳朵痒。头歪了歪,手不自觉地揉了揉耳朵,才摇摇头说道:“不一样的,今年…皇太后怕是不会像往年那般了。”
太皇太后没了。
还没的那么凄惨,连带着苏麻喇姑一起没了,皇太后的精神气儿都没了,以前有太皇太后在,她主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琪琪格,可如今太皇太后没了,她还那么年轻,却要做一辈子的瞎子聋子,怎么想都觉得难受。康熙对这个嫡母……如今情感很是复杂。
若说孝顺,他定然孝顺,可嫡母作为既得利益者,也算是间接导致他皇额娘去世的原因,他做不到做个完完全全的大孝子。自从太皇太后葬入地宫后,他只初一十五去请安,平常轻易不会去寿康宫。皇太后也不知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如今愈发的低调。低调到宫里仿佛没有这个人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