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清穿(117)
康熙确实想到了那封血书。
那封从孝陵一路送到御前的血书,写这血书的人是高嬷嬷,也是当年在皇额娘跟前伺候的姑姑。
其实康熙已经记不得那位高嬷嬷的面容了,只记得是个极其沉默的姑姑,总是窝在库房里,很少到皇额娘身边伺候,可最后谁也没想到,只有她出宫去给皇额娘守陵去了。
如今她突然送了这么一封血书来……还有血书上的内容。他虽怀疑这位高嬷嬷的动机,却也不可避免的被内容给影响到了,至少,血书中很多事情都与他记忆中的事情都能对的上号。譬如突然开始体弱的额娘,譬如额娘那哀伤中透着了然的目光,譬如突然强势的将表姐送回佟府,譬如很多很多……康熙突然转过身子,将脸埋进文瑶的小腹。他伸手,将手挤进了脸和小腹之间的缝隙里,轻轻地摩挲着那平坦的,永远不会鼓起来的地方,突然觉得很悲伤,抚养自己长大的人害的自己的妻子无法生养,一辈子只能看着丈夫和别的女人生儿育女。这一瞬,康熙突然共情了那些没有子嗣的女子的悲哀。丝毫都想不起来,当初得知表姐不能生养后,他心底一闪而过的喜悦和庆幸。
仿佛有了背锅的人,他的卑劣就消失了,只剩下纯粹的伤心与难过。“皇上,别难受。”
文瑶依旧轻轻抱着他的头,甚至配合着倾下身来,声音温柔极了:“太皇太后一定能好起来的,宫里这么多太医,总能想到办法的。”康熙听着这样的抚慰,心中愈发疼惜。
这傻女子,还以为他在为皇玛嬷的身体担心呢。“朕没事。“他声音有些沙哑地回了一声。文瑶没说话,只静静地抱着他。
康熙许是真来加油的,在坤宁宫休息了一夜后,次日又精神满满地去前朝忙活去了,后宫的妃嫔们听说皇上进了后宫,一个个立刻打起精神来准备接驾,结果皇上只去了坤宁宫一晚,就又恢复了之前的作息,和他的政务相亲相爱去了文瑶也没办法啊。
皇上来坤宁宫都没叫水,可见熬夜熬的身子虚成什么样了?至于乾清宫围房?
也不知道是不是蝴蝶翅膀,还是说没到时候呢,总之如今围房里一个侍寝宫女都没有。
等康熙走后,文瑶先去看了看几个住在坤宁宫中的孩子,然后又受了两个上学的请安,才终于能歇口气,回碧纱橱里歪着去了。往常她这会儿要么和大女官一同处理宫务,要么受了拜帖在接见命妇,总归是不可能歪在碧纱橱里休息。
可昨晚身边躺着个负面情绪发射器,她也就顺势给自己放了个假,毕竞她只是个担心丈夫担心的整夜都睡不着的妻子罢了。“娘娘,可要用碗银耳秋梨莲子羹?"许是文瑶的神情过于放空,松琴姑姑有些不放心了,上前来小声地问道:“赵全一早起来炖的,说最近柳絮飞舞,这羹汤滋阴润肺,最是合适不过。”
文瑶回过神:“嗯,进一碗吧。”
松琴姑姑立即叫人穿了银耳羹,文瑶喝了一口,确实不错,于是又吩咐道:“我用着挺好,给读书的两个阿哥也送些过去。”“是,娘娘。”
松琴姑姑早已习惯自家娘娘什么都想着两位阿哥。文瑶手里捏着汤勺,一口一口地喝着银耳羹,心里想的却是昨晚上康熙的反应,其实在离开南苑之前,文瑶就通过孟春的手将血书送去了佟国纲手中。佟国纲这人虽然莽了点,但做起事来却是滴水不漏的,血书由他想办法送去御前比文瑶来的更方便,也更加不起眼,只是,血书的内容到底不能瞒着他。于是在慈和太后去世多年后,佟国纲终于知道了妹妹死亡的真相。当然,不仅仅是妹妹死亡的真相,还有自己女儿不能生养的真相。当日看完血书后,佟国纲将自己关进书房很久很久。对太皇太后恨么?
自然是恨的。
可他也知道他无法对太皇太后如何,生前尊贵,死后哀荣,这是早已注定的事,甚至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