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回去蒙古的一天么?文瑶一直站立在旁边不说话。
蒙古妃嫔的死涉及方方面面,已经不是她能插手的了。于是她听从太后的吩咐,先吩咐内务府准备了红木棺材,只是小庶妃所居住的偏殿里面摆满了蒙古制的家具,导致留下的空间极小,棺材根本进不来。最后还是请了两个慎刑司的大力嬷嬷来给小庶妃入殓。于此同时,文瑶的信一封送去了农坛,一封送去了盛京。康熙接到信的时候,已经是次日早晨了,得知小庶妃的死讯后,他便下了道口谕,因为小庶妃还未长大,只是个孩童,直接将棺木送往巩华城停灵,丧礼丧乐一应不与办理。
得了消息的文瑶,立即通知了内务府,次日趁着早晨天未亮,将停灵在静怡轩的棺材送出了宫,送往了巩华城
去农坛行耕错礼也就几日功夫,皇帝带着皇后回来了。皇后随着皇帝一路奔波,这来去一路上也没个休息的时候,本就消瘦的皇后看起来更加单薄了几分,许是二阿哥早夭的事叫皇后伤心狠了,都过去这么久了,气色依旧没缓过来,看起来很是蜡黄。皇帝回来后第一时间便是忙碌政务。
一直到了次日下午才抽出空来,叫梁九功跑了一趟承乾宫:“禀娘娘,皇上叫您且等等,晚上过来陪您一块儿用晚膳。”文瑶笑着点头:“好,梁总管这一路上照顾皇上辛苦了。”冬蕊送上大荷包。
“不辛苦,都是奴才该做的。"梁九功默契的将荷包收到袖子里。“劳总管告诉皇上,就说小厨房里做了他爱吃的菜,叫他早些过来。”“是,娘娘。”
梁九功出了承乾宫,摸了摸袖子里轻薄的荷包,这阖宫上下,恐怕也就承乾宫娘娘能叫皇上早些过来了,其它宫里的庶妃,哪个不是诚惶诚恐的等着。不过,这也是娘娘的底气就是了。
回了乾清宫,梁九功将文瑶的话给复述了一遍,还添油加醋道:“奴才瞧着纯妃娘娘有些清减,怕是极为思念皇上呢。”康熙一听就笑开了:“她这脾气啊,就是离不开朕。”“娘娘自小与皇上一块儿长大,这辈子陪皇上的时间比陪家中父母还长,这骤然分离想念也是平常。"梁九功说话极为好听,一番话说的康熙眉眼都柔软了几分。
康熙声音里带着得意:“那确实,她能与家里有多少情分?她打三岁起就养在皇额娘膝下,若论母女情分,也该从皇额娘这边论。”至于表姐的亲额娘?
不过借个肚皮出生罢了!<1)
“到了用膳的时辰提醒朕,表姐身子不好,不能挨饿。"康熙净了手准备继续批折子,坐下之前交代道。
“嘛。”
梁九功立即应下了。
到了申时,梁九功小声提醒皇上用晚膳的时辰到了,康熙便立即停了笔,起身走下作为,宫女便捧着铜盆上前来,他再一次净了手,便带着梁九功往承乾宫去了。
文瑶得了吩咐,早早将晚膳备好了。
等皇上到的时候,试毒太监都已经用过了,一进门便落座,帝妃二人直接就吃了起来。
几日不见二人也不觉得生疏。
文瑶吃两口,看两眼皇帝,再吃两口,再看两眼皇帝。最后玄烨都有些无奈了,停住筷子:“你看朕作甚,难不成朕还能给你佐餐用?″
“我只是想看看,这次皇上有没有晒出一条痕来。“文瑶指了指额头。玄烨这才知道,表姐这是在笑话自己上次晒出来的印子呢,于是放下筷子喝了口汤,笑道:“这二月的太阳温和的很,朕出宫也不过几日,哪里那么容易晒出印记来。”
说着,视线却落在文瑶的额头,有些疑惑地问道:“表姐怎么不剃头?”宫里剃发际线的庶妃不少,其中皇后剃的最勤快,其次就是大选进来的几个庶妃,她们侍寝后几乎都剃了发际线。
文瑶抬手捂住头发,嘴角不由抽搐:“皇上真觉得剃掉比较好看么?”玄烨:…”
他选择避而不谈,只说道:“那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