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曾为辅政大臣,着,赐封为一等公,行宿卫内廷任职。”
梁九功立即出去传旨去了。
遏必隆得知自己成了一等公,还能够宿卫内廷,便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与皇上唱反调了,当即跪下谢恩:“奴才遵旨,叩谢皇上隆恩。”梁九功说了几句恭贺的话,一甩拂尘,带着一个装着银票的荷包回了宫。十月,秋日渐凉。
康熙当朝宣布改内三院为内阁,设“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三个大学士,又下了口谕给礼部,要求他们举行经筵,又钦定纳兰明珠为经筵讲官。纳兰明珠接到命令后,立即求见皇上。
“奴才参见皇上。"纳兰明珠进了乾清宫便俯首就拜。“起来吧。”
康熙正拿着朱笔与折子奋斗,只随意叫了声起便继续坚持将这道折子看完。纳兰明珠也不说话,只恭敬地站立在一旁,静静等候着,很快,康熙写完了最后一个字,将朱笔搁回了笔搁上,折子则谈开着,随意地往旁边一丢,等待着墨迹干了再合上。
“你是为了经筵之事来的?"他也有些累了,身子微微往后仰倒,靠在后面的背枕上。
“是,奴才承蒙皇上赏识,做了个经筵讲官,只是奴才到底才学不够,对此事实在心中忐忑不安。"纳兰明珠嘴上这般说着,可也不曾推辞这个职务,可见他心底还是有成算的。
康熙笑了一声,才道:“你是个有才华的,朕自也是看中你的才华才叫你做了经筵讲官,着实不必扭扭捏捏。”
“是,奴才得了皇上这句话,心里才算是踏实了。”这话说的着实谄媚,可纳兰明珠却是一脸正直。康熙闻言,笑容愈发扩大了几分,语气也更加的随意:“朕记得,去年你去视察淮扬水患,不仅查明了清口所在,还做主凿开黄河河道引流,更是修复了白驹场的旧闸口,此次经筵主讲淮扬水患即可。”显然,这经筵讲官也不是随意乱点的。
有了主题,纳兰明珠霎时间心里就不慌张了,淮扬水患之事,他确实是亲力亲为,更是亲自去了清口决堤处视察,更与工部尚书马尔赛一同查询资料,最后定下了引流的计划。
这主题完全是皇上给他镀金来着。
这么想着,纳兰明珠立即又跪下谢了恩。
见纳兰明珠明白了他的意思,皇帝也就一摆手,叫人退下了。等到折子批完,时间也来到了下午,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到了用晚膳的时候,他便起身带着梁九功到了承乾宫。
承乾宫里,文瑶正站在梨花树下,指挥着小太监们上树摘枯叶。“怎么又想起来折腾梨树来了?朕记得你都好几年没折腾了。“玄烨背着手绕过影壁,晃晃悠悠地便进来了。
自从那年挂福牌后不久,玄烨就得了长子承瑞,裕亲王也如愿出宫开府,迎娶嫡福晋西鲁克氏,也顺利进入了朝堂,成了一个听政亲王。文瑶回头,连忙屈膝行礼。
只是身子还没沉下去,就被人一把攥住手臂:“免礼吧。”文瑶也不坚持,便顺势起身站在了玄烨旁边,二人一起仰头看向梨树顶端:“皇上你看,那树顶上的福牌还是早几年皇上挂的呢,我瞧着这两年风吹日晒的,都有些褪色了,便寻思着将福牌取下来,今年再挂一次。”“也不知当年皇上写的心愿,如今可完成了?"文瑶回过头来,带着笑意地看着玄烨。
玄烨回想当年。
那时候他被四大辅政大臣压制的喘不过气来,朝政更是只能批一些无关紧要的请安折子,他当时拿着沾着金墨的笔,在福牌上用狂草写下了′亲政'二字。当时他野心勃勃,如今再回头看,却发现,自己许下的愿望早就实现了。这般想着,原本还有些调侃的心思顿时变得郑重了起来,他觉着,或许真的是祈福起了效果,便立即指挥梁九功去帮忙,自己则是牵着文瑶进了西暖阁。随着入了秋,天气渐渐寒凉,再在碧纱橱那边就有些不合适了。于是文瑶提前转移去了西暖阁,只是没烧火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