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抄起桌案上的奏章对着两人扔了过去。
“两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朱棣恨铁不成钢道,“当着大明历代皇帝的面,宛如跳梁小丑。”
“朕的脸面,简直让你们丢尽了!”
“朕怎么会有你们这样蠢的儿子,你不是不服气吗?你不觉得你比你大哥强吗?”
“结果呢?”
“你自己照照镜子,你哪点比你大哥强?”
“若是你大哥在位的时候,你造反,朕反倒是觉得你还有几分英雄气。”
“可结果呢?”
“欺负小辈不说,最后居然还打输了?”
听到这话,宣德朝的汉王再也忍不住,抬头看向朱棣,满心的不服气:
“爹,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要是打不赢朱瞻基那小子,我就不姓朱!”
听到这话,朱棣气急而笑。
“蠢货!蠢货!”
朱棣猛地上前,一脚将其重重踹翻在地,咬牙道,“朕是这个意思吗?”
“这次还嫌不够丢人吗?”
“你还想再来一次?”
说着,朱棣猛地长吸一口气,继而开口道,“既然你如此不知悔改,安南你也别去了。”
“从今日起,你不再是汉王了,名字踢出宗谱。”
“看在你娘的份上,朕不杀你。”
“朕会在京城中给你找个宅子,以后你就在那宅子里过完你的后半辈子吧!”
听到朱棣这满含怒意的话,永乐朝的朱高煦顿时吓坏了,连忙祈求道:
“爹,儿子没造反啊。”
“儿子知道错,儿子愿意去安南。”
“您就看在娘的份上,饶了儿臣这一次。”
很明显,朱高炽的最后嘱咐的那番话,宣德朝的汉王没听进去,可永乐朝的朱高煦听进去了。“够了,给朕闭嘴!”
朱棣被朱高煦的话搅得心烦,不由得开口呵斥。
等到书房内清静下来后,朱棣目光看向宣德朝的汉王,“他知道错了,你呢?”
被朱棣这么一吓,汉王此时也冷静下来,老老实实道:“儿臣知错了。”
朱棣闻言冷哼一声,开口道:
“念在你们娘亲的份上,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
“接下来朕要去北宋,与历史上的金国交战。”
“若是你们表现的好,作战得力,朕可以考虑一下多给你们两人一万兵马,外加百万石粮草。”“若是表现的不好,那你们两个就自己去安南吧。”
“朕一兵一卒也不会给你们!”
听到朱棣的话,两人既是失望又是开心。
原本还以为打得好就能不用去安南呢,闹了半天,打完还得去安南。
不过能多一万兵马也不错。
安南可不比大明腹地。
没了兵马,那些安南人可不认他们这个大明的汉王。
洪武朝。
朱元璋刚刚从宣德朝回来,就马不停蹄的宣徐达入宫。
“天德,你可来了!”
徐达刚一进殿,朱元璋便迫不及待开口道,“朕有要事与你交代。”
“陛下,莫非是其他陛下那里又有战事了?”
徐达闻言不由得猜测道。
“哈哈,知我者,天德也。”
朱元璋大笑点头道,“不过这次和之前还不太一样。”
“以前虽说去也是打仗,可终究还是在咱们大明朝。”
“可这次不一样,这次咱们要去北宋靖康二年,对付那些金人。”
“靖康二年,金人?”
徐达一愣,而后迅速反应过来,“陛下说的莫非是靖康之耻?”
“没错!”
朱元璋点点头,起身沉声道,“咱这次的目的就是一雪靖康之耻!”
“以前每次读史,读到靖康耻的时候,咱都恨不得亲率大军,将那些个金狗剁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