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爷,孙太后即朱祁镇生母,于永乐八年入宫。”
“按照史书记载,石亨等人在发起夺门之变之前,事先征得了孙太后的同意。”
“宦官曹吉祥,便是其中负责联通内外之人。”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在征得孙太后同意后,武清侯石亨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軏、都察院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率兵三千,掌控宫门,拥立朱祁镇复位。”
“至于朱祁镇复位后的事,诸位刚才也都听朕说过了,朕就不过多赘述了。”
听到这话,朱元璋脸色铁青。
从朱厚照的话中,他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关键人物。
孙太后!
石亨等人,若非得到了孙太后的支持,朱祁镇复位万万不可能如此顺利。
不光是朱元璋,就连朱祁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即眼珠通红,恨得咬牙切齿。
他自认为对待孙太后不错,哪怕自己即位后,想过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也没想过废除对方的太后之位。
没想到,对方竟如此狠毒。
“逆子,你看看你干的好事!”朱元璋对着朱棣怒目而视,“咱在皇明祖训里明确说了,后宫不得干政。”
“到你这就成耳旁风了是吧?”
“爹,我冤枉啊。”朱棣一脸委屈,“爹的教诲儿臣一日都不敢忘,怎么可能让后宫干政。”
“再说了,妙云妹子的性格,爹您也清楚,她怎么可能会干政呢?”
听到这话,朱元璋心中怒气稍减。
确实,徐家闺女的性子他最清楚不过,最是贤良淑德。
要不是如此,当年他也不会指婚给自家儿子。
不过虽然误会了朱棣,可让朱元璋道歉那是不可能的,直接又是一眼瞪过去:
“哼,你还敢狡辩,宣德皇帝是叫朱瞻基吧?瞻字辈,这不是你孙子?”
“孙子犯错,你这个当爷爷的,就一点错都没有?”
“我抽你,你还敢委屈?”
“不委屈,不委屈。”朱棣闻言连连摇头。
最后还是朱厚照看不过去,出面说了一句公道话:
“太祖爷,其实这事也不能怪太宗。”
“当年宣德帝还是太孙的时候,太宗指定的太孙妃乃是胡氏。”
“胡氏确实算得上贤良淑德。”
“只是在宣德帝继位登基后不久,就以胡氏无子为由废后,改立孙氏为皇后。”
“这才有了后续的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听到这话,朱棣顿时眉头一竖。
合着是这么回事?
闹了半天,自己这顿骂是替瞻基这小子挨的?
真是朕的好圣孙,等回去,爷爷非得好好疼爱你一番不可!
“对了,厚照小子你可知道那孙氏籍贯是何处?”朱棣忽然看向朱厚照问道。
听到朱棣的话,朱厚照也是一愣。
好家伙,您这是准备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啊。
也是,换不了好圣孙,那还换不了你一个孙氏吗?
朱厚照没有犹豫直接开口道:“按照记载,孙氏原籍山东省济南府邹平县,乃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另外,孙家与彭城伯夫人关系匪浅,孙氏之所以能入宫,便是缘于彭城伯夫人的举荐。”
“孙忠、彭城伯夫人,朕知道了。”朱棣闻言点点头,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朱厚照见状,微微一笑。
等朱棣回去,孙氏的皇后梦恐怕要彻底破碎了。
“行了,你那点事自己回去处理,现在讨论的是援助景泰朝的事情。”朱元璋摆摆手,没好气的瞪了一眼朱棣,随后看向朱祁钰问道,
“祁钰小子,你那边还有多少可用的人马?”
“回太祖爷,晚辈也不清楚。”朱祁钰一脸的羞愧,“晚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