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边刚泛白,机械厂门口就站满了人。
梁厂长穿着新熨的中山装,乔正阳揣着提前写好的汇报稿,手心直冒汗。
苏沐禾穿着工装,正最后一次检查摩托车的刹车。
八点刚过,三辆绿色吉普车就顺着土路驶了过来,卷起一路烟尘。车刚停稳,为首的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两鬓微霜的中年男人,正是冶金部的蔡部长。他穿着半旧的军绿色夹克,脚下是一双沾着泥点的劳保鞋,丝毫没有架子。
“蔡部长!您可算来了!”梁厂长赶紧迎上去握手。
蔡部长摆摆手,目光直接越过人群,落在了苏沐禾身边的嘉陵50上,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就是嘉陵50?好小子,看着真精神!”
他几步走到车旁,伸手摸了摸车座,又俯身看了看发动机,转头问苏沐禾:“小苏同志,这车身设计是你琢磨的?”
“是我和技术组一起设计的,考虑到城乡路况,特意加重了减震,轮胎也用了防滑纹。”苏沐禾指着车把上的仪表盘,“这里还加了油量和速度显示,普通人也好操作。”
“好,考虑得周到!”蔡部长赞许地点点头,忽然抬腿跨上了车座,“来,小苏同志,带个路,咱们去外面试试车!”
这一下可把众人都惊着了,梁厂长刚想劝“慢点”,蔡部长已经握住了车把:“没事,我年轻的时候在部队,摩托车、卡车都开过!”
苏沐禾赶紧在前面引路,骑着自行车带蔡部长往城外的土路走。嘉陵50“突突”地跟在后面,蔡部长开得不快,却时不时在坑洼处加速试试减震,在坡路处测试动力,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
一圈试下来,蔡部长停下车,额头上渗着细汗,却笑得格外畅快:“好!动力足,刹车灵,比我想象的还好!小苏同志,你们这可是给咱们国家长脸了!”
回到厂里,他没去办公室,直接拉着苏沐禾、乔正阳和老工人们在车间开起了现场会。听苏沐禾讲完设计难点,又听老王说零件生产的精度把控,蔡部长拿起一个齿轮,对着光看了看:“就冲这做工,我敢打包票,出口到国际市场都不怕比!”
他当场拍板:“部里给你们调五十台台精密机床过来,三个月内,我要看到第一条量产线投产!”“不仅如此,”蔡部长把齿轮放回零件箱,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外贸部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毛熊国的代表团下周就到,专门来谈嘉陵50的出口订单。
你们得抓紧准备,样品、报价单、生产周期,一样都不能含糊!”
乔正阳赶紧掏出笔记本记着,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格外清晰:“部长放心,报价单我们连夜就能做出来,保证合理又有竞争力!”
蔡部长满意地点头,又看向梁厂长:“老梁,人手不够就吭声,部里协调其他厂子给你支援。设备、资金、人才,缺啥补啥。”
“请部长放心!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是拼了命,也得把这嘉陵50给做好了。”
梁厂长激动的搓手。
“好;我很看好你们。”蔡部长拍了拍梁厂长的肩膀。
接着蔡部长就让人把嘉陵50装上了其中一辆吉普车,还说:“这车我得带回部里展览几天,让那些说咱们造不出好摩托的人开开眼!下月初我再送回来,到时候可得给我留着第一辆量产车的名额!”“一定一定!”梁厂长连连应着,看着车队扬尘而去之后;他就颤抖着握住了乔正阳的手说,“老梁;成了!咱们厂这下真成了!”
“哎呀;你这是干什么呀。”乔正阳甩开了梁厂长的手;说:“我知道你很激动;但是你别激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把摩托车做好;再说了这摩托车沐禾才是最大的功臣。”
梁厂长这才回过神,赶紧抹了把脸,快步走到苏沐禾面前,眼圈有点发红:“沐禾啊,我这老糊涂了,刚才光顾着高兴……这嘉陵50能成,你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