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办公室”内,那股因为思想风暴而掀起的惊涛骇浪,终于缓缓平息。
但空气里,依旧残留着一种被彻底颠覆后的,炽热的,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味道。
周振邦和钱院士他们,带着那份被陈明重新定义过的“作战计划”,步履匆匆地离开了。
他们要去召集所有项目组,去消化,去理解,去执行这场即将在“09”项目内部掀起的,彻彻底底的革办公室里,只剩下了陈明和林雪。
“你………”林雪看着陈明,那双总是清澈的眼睛里,此刻写满了复杂的情绪。
“你还好吗?”
她看到,陈明那件单薄的蓝色工装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水彻底浸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他那并不算强壮,此刻却仿佛能扛起整片天空的,清瘦的轮廓。
刚才那场会议,虽然没有硝烟,没有炮火。
但其凶险程度,其对心神的消耗,恐怕比在743厂,连续熬上三天三夜还要恐怖。
“没事。”陈明摆了摆手,他走到那张巨大的绘图桌前,将那张已经被他画得面目全非的总图,重新铺平。
“战斗,才刚刚开始。”
他拿起一支崭新的,还带着青竹香味的中华绘图铅笔,那是林雪塞在他行李里的。
“林雪,过来。”
“嗯。”
林雪走到他身边,很自然地,拿起了另一支铅笔和一本空白的记录本。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这里,就是他们两个人的,全新的“作战指挥室”。
“我们的第三条战线,潜艇静音计划。”陈明的笔尖,落在了那台笨重的柴油机结构图上,“它的核心,不是降噪,而是……隔离。”
“隔离?”
“对。”陈明在图纸的空白处,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让林雪再次感到头皮发麻的结构。
那是一个巨大的,如同弹簧床般的,双层金属框架。
““浮筏式减震基座’。”
“我们不把柴油机直接固定在潜艇的底座上。我们先把它,固定在这张“弹簧床’的上层。”“这张床的下层,再通过几十个特制的高阻尼橡胶减震块,与潜艇的壳体,进行连接。”
“这样一来,柴油机工作时产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震动,都会被这张「床’,和那些橡胶块,给吸收掉,化解掉。”
“传递到潜艇壳体上的,不再是发动机的轰鸣。”
林雪听得目瞪口呆。
她一边飞快地记录着,一边忍不住问道:“那……那噪音呢?震动是隔绝了,可它发出的声音,还是会通过空气传出去啊。”
“问得好。”陈明赞许地点了点头,他的笔尖,又在那个柴油机的周围,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密不透风的“罩子”。
“用双层钢板,中间填充吸音效果最好的玻璃棉,把整个柴油发电机组包裹起来。”
“我们不仅要隔离它的震动,还要把它发出的所有声音,都死死地,关在这个罩子里!”
浮筏减震,隔音金钟罩。
这两个简单粗暴,却又充满了天才般想象力的方案,从陈明口中说出,让林雪感觉,自己不是在设计一艘潜艇。
她是在设计一个,能在大洋深处,玩“潜行”的,终极刺客!
“还有这个。”陈明的笔尖,移向了那个他称之为“未来”的,直流推进电机。
“这个,才是我们静音计划的,终极目标。”
“林雪,我需要你,立刻开始整理所有关于我们国家,现有电动机技术的资料。从最大的工业电机,到最小的家用电风扇,所有的技术参数,我都要。”
“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一条,能让我们用现有技术,“拼’出一台大功率直流电机的,捷径。”“好!”林雪重重地点了点头,那双总是清澈的眼睛里,燃烧着一种与陈明如出一辙的,名为“创